阅读历史 |

1080打探消息(2 / 3)

加入书签

“东家,水师这炮船,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陈振龙经常出海,自然见过夷人武装商船和战船的样子,所以这时候开口说道。

“确实,这炮船和夷人的好像。”

李锦开口道:“要不是官府不准,我也买更多的火炮放在船上。”

陈振龙点点头,忽想起先前的事儿,于是又说道:“东家,船上那位大人说的那事儿”

“想想办法,甘薯这东西,只要能弄回大明,种出来肯定不少赚。”

李锦开口说道。

他们船上其实也有炮,不过都是小炮,花不小代价从沿海卫所弄到的。

性能自然不算好,也就是吓唬吓唬人,被海盗靠船后才有杀伤力,还有就是一些鸟铳和弓箭了。

其实,带着这些违禁物品出海,官府也知道,只不过佯装不知罢了。

毕竟海上要是没有点武装,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

或许一开始大明官府是不认可的,可是在看到夷人的武装商船后,都沉默了。

此时,李锦考虑的不是带回甘薯种子,而是想要借机会和邓子龙联系上。

对面对甘薯种子如此上心,相信如果他们能搞来甘薯种子,就可以靠上邓子龙这条大船。

不是说大明朝只有文官掌控这个国家,实际上武将的作用也很大,主要看事儿落在谁的手里。

他们李家是搞海贸的,自然就要想法设法巴结水师将官,这对他们出海是有利的。

而这事儿文官只能在岸上出力,出了海就是水师将官说了算。

就好像今日之事,但凡人家起了什么坏心思,他们两船人可就交代在这里了。

“陈伯,想办法把甘薯或者甘薯藤弄回去,或许,凭借着东西,我们可以和这位邓将军拉近关系,以后不管是在海上还是水师淘换下来的火器,都能帮我们一把。”

既然想到了,李锦就悄声对身后的陈振龙说道。

“东家,我明白了。”

陈振龙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就好像邓子龙所说,这么大两条船,不可能连个小小的甘薯都藏不下来,还有甘薯藤。

这些,他们在知道夷人的政策以后,就熄了弄这个的心思。

毕竟是生意人,虽然甘薯弄回大明也可以帮助他们赚钱,可种地那点收入怎么比得上跑海贸来得快。

自然,担心因此触怒夷人,所以他们放弃了引种的打算。

现在不同了,有大明的将军看上了这东西,那就是值得冒险一试。

几日后,两条商船就进入马尼拉湾,在引导船的牵引下,停靠在码头上。

跳板搭好后,李锦和陈振龙就先下船,和岸边的夷人代表进行交涉。

都是老熟人,李锦的商船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对面见到他很是热情的拥抱下。

“亲爱的李,你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宝贝,你上次送来的丝绸披风是真的很棒,城里的夫人们都喜欢的很,一直盼望你能再来。”

那税官对李锦笑道。

“哦,那可是太好了,要知道能上我这船的可都是我大明最好的出产,绝对是最好的。”

李锦乐呵呵笑道。

“就是价格是绝对搞,太高了。”

那税官苦笑道。

“但值那个价儿,不是吗?加尔西亚。”

李锦乐道。

不是有足够丰厚的利润,他会跑马尼拉这条孤僻的航线吗?

开什么玩笑。

其实,大明最好的织品,第一等的肯定是在国内,由宫里采办。

当然,也会有部分流出,但那也是流入达官显贵府中。

至于月港和海贸,月港那边其实都是最次的,也就是糊弄夷人这帮蠢货。

好些的,都在他们这些商人手里,一是自己使用,还有就是用来贸易赚钱。

这些在大明只能算二流的织品,到了海外,那绝对就被说成大明最顶级的工艺品。

是的,就是工艺品。

这些,也就是糊弄夷人这帮土包子不知道罢了,因为这些是他们这些海商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留下陈振龙在码头上指挥搬运工人卸下船上的货物,李锦和加尔西亚进入码头后方的办公楼攀谈起来。

给李锦泡好茶,李锦看到后还笑道:“加尔西亚,你泡茶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了。”

“都是李先生教的好,这茶水喝起来是真的不错哦,丝毫不逊色咖啡”

加尔西亚马上就接话道。

只是李锦还是一如既往的摆摆手,说道:“你们那东西,苦啦吧唧的,还想往我大明卖,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在我大明,不说全部,绝大部分人都喝不惯你们那东西。

上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