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糕点(1 / 2)

加入书签

今日是难得的晴天,清晨的日光从门窗外斜射进来,将月锦楼的厅堂照得亮堂堂的。

苏绾绾就笼罩在这样美好的日光里,郁行安看见她一边和博士说话,一边拾阶而上,侧脸温柔,如同静谧日光。

郁行安望了片刻,收回视线,瞥了一眼乌辰,随后垂眸,读手中纸卷。

随从乌辰站在窗边,被这一眼瞥得思绪万千。

难道他提醒错了?可是——郎君不是往楼下看了吗?

苏绾绾走向雅间,一边听博士讲述思苦糕的来历:

“圣人心忧天下啊!今年岁首,蜜州不是地牛翻身——发生了地动么?不知多少贫苦百姓塌了屋室,流离失所。圣人在宫中用膳,想到蜜州百姓,竟怆然泪下,说万民尚且荡析离居,他又怎么吃得下饭呢?

“圣人吃不下,宦官们自然忧心,那御厨也是日夜钻研,终于制出这味糕点,取名‘思苦糕’,圣人方才略进了一些。嘿嘿,本店的思苦糕,用的正是宫廷配方,除了咱们这儿,也只有在宫廷才吃得到了!”

苏绾绾懂了,这是宣扬圣人功德的糕点。

她在雅间的榻上坐下,对博士道:“那就再来两份思苦糕,和玉锦糕一样,用食盒装着带走。”

博士“哎”了一声,脸上笑容更真切几分,出去传话。

另一处雅间,郁行安已放下纸卷,望向站在对面的月锦楼店家。

那店家年约五六十,花白色胡子颤颤巍巍,小心陪笑道:“郁翰林,这思苦糕实在是不走俏啊。”

郁行安沉吟。

店家见郁行安不说话,心里更慌。

这个郁翰林,看着年纪轻轻,实则威势甚重。

店家阅人无数,心里知道,眼前的这个玉面郎君,比阆都许多酒囊饭袋的官员更难糊弄。

他有心解释,胡子抖了须臾,说道:

“阿奴为此事冥思苦想,日夜不安,终于想出几个点子来,兴许能让百姓们多买思苦糕。”

“哦?”

店家道:“阿奴让博士们编造理由,说今日遇上些事,玉锦糕做不成,大多数客人不耐烦等,买思苦糕走了。

“少数愿意久等的客人……只好再多听几个瞎编的理由了。一般而言,客人们最多等两刻钟。等不到,也就去买别的糕点,思苦糕就这样卖出去了,我们还会多赠一二份……”

店家小心解释,他甚至不敢赠得太多。

因为他揣摩几日,圣人大约是觉得“赠思苦糕,宣扬恩泽”这件事没面子,一定要让思苦糕像玉锦糕一样,供不应求,被众人趋之若鹜才行。

……

苏绾绾坐在雅间,反复问了几遍时辰,忍不住站起身。

太离奇了,今日她很快拿到了思苦糕,却迟迟等不到玉锦糕。

她让博士去催,博士一会儿说“食材用完了”,一会儿说“买食材的小博士摔了腿”,一会儿又说“原先卖谷粉的那家店关门了”。

苏绾绾每催一次,就会听到一个新的理由。这些理由竟还是连续的,活像一部落魄文人写的传奇故事。

她眉心一跳,心想,不至于如此强买强卖吧?

……

另一处雅间,店家一边阐述自己卖糕点的手段,一边暗中观察郁行安的脸色。

老实说,他也觉得这些方法太缺德了,还影响他开门做生意。

可他不敢不让所有客人买思苦糕,也不敢随意糊弄。

生意做不下去不要紧,店家更担心办坏了这事儿,会招致报复惩罚。

像郁行安这种年纪轻轻,却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得圣人青眼的,都有了不得的才华手段,他们升斗小民怎么招架得住?

可惜郁行安脸上的表情始终很平静,店家谨慎地瞧了半天,始终没瞧出什么来。

正忐忑间,一个小博士贴着墙,战战兢兢地进来,伏在店家耳边说话。

小博士声音有些大,店家一边示意小博士放轻声音,一边观望郁行安的神态。

郁行安耐心等待,垂眸喝茶。

店家听完,轻声叮嘱几句,让小博士退出去。

郁行安放下茶碗,问道:“怎么回事?”

店家不敢瞒:“一位小娘子等不到玉锦糕,瞧着有些不豫。博士多赠她两份思苦糕,那客人都不要。”

郁行安望了眼窗外,日光一寸寸升起,照耀在阆都的热闹长街上。

他问道:“什么时辰了?”

店家和随从乌辰连忙答道:“快辰时了。”

辰时。

郁行安道:“不必为难她。思苦糕是否走俏,不是借这些手段成事的。”

店家讪讪道:“是,是,阿奴这便去传话。阿奴会再想一些方法,让客人多买思苦糕。”

“不必了。”郁行安道,“你正常卖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