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不同(1 / 3)

加入书签

雨点急促地打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转瞬之间,郁行安露在外头的半边肩膀,就被雨珠打湿。

竹青色沾水后变得更深,和伞面上的山水画相得益彰。他身上的味道很淡,像檀香木和雪松交织。

苏绾绾站直垂眸,将手放在惊惶失色的侍女手上,往后退了一步,退到自家伞下:“多谢。”

“无妨。”郁行安将自己的伞重新举好。

两人擦身而过,一个去往百里嫊所在的内室,一个去往肖公的书房。

小童子正站在书房门外的廊庑下,见他来,忙道:“主人在耳房煎茶呢。”

郁行安让小童子带他去,入了耳房,见肖公正眯着眼睛筛茶。

郁行安道:“肖公雅兴。”

肖公请他坐:“随便煎着玩玩罢了。”

说话间,小锅釜中的水开了,肖公一边加盐,一边和郁行安闲聊,说起了今日的骤雨。

两人聊了许久,分好茶,郁行安望见耳房里摆着冰盆,问道:“今年这么早就摆上冰盆了么?”

肖公拿着茶碗道:“可不是。今早还未下雨的时候,天气又闷又热。我和拙荆岁数大了,醒得早,闷热得受不了,想起今年陈节度使送了些冰,便命人取了一些出来。谁成想下雨了?嗐,白费了这些冰。”

“这算什么白费。”郁行安道,“您若喜欢,我也命人送些过来。”

肖公连连摆手:“难为你们都惦记着我和拙荆,不过不必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商人贩售的冰块和节度使,郁行安状似不经意道:“今日苏小娘子的脸色似乎不太好,许是不舒服。”

“哦,是么?你们又遇见了?”

“恰巧见过一面,打了声招呼。”

肖公点点头,两人又说起一些旁的事,之后挪去书房。

肖公惦记着郁行安说的话——他莫名提起一个小娘子,实在是一件很稀罕的事。

两人互相交换最近的诗作之后,肖公在窗下,一边展开诗卷,一边对侍女道:“去看看老夫人在做什么,再看看苏小娘子如何。若苏小娘子不太舒服,你便多多用心。”

侍女应是,转身去内室。

肖公说完,瞥了一眼郁行安。

他坐在榻上,垂眸看肖公新作的诗。他指尖修长,轻轻搭在书轴上,神色平静,对肖公刚才的话似乎没什么反应。

肖公在心里“唔”了一声,也没有多说,转而对着窗外射进来的光,眯着眼睛读郁行安的新作。

苏绾绾坐在西面一间厢房里,这是百里嫊为了教导她,而专门辟出的一间静室。

百里嫊正有事走了,据说是一个姓卢的郎君长跪不起,想要求见百里嫊。百里嫊给了苏绾绾一卷书,让她细看,说是回来要考她。

苏绾绾读着书上一列列字,感觉厢房角落的冰盆实在太凉,跪坐的姿势也不太舒服。

她拿着书卷站了起来,站到门口,离冰盆最远的位置。

守在外头的肖家侍女似乎听见了动静,撩起帘子看见她,笑问道:“小娘子有何事吩咐?”

苏绾绾犹豫片刻后问:“老师惧热吗?”

肖家侍女道:“老夫人是有些怕热,今早起身还说热呢,还好下了一场雨。”

苏绾绾点点头,继续看书。

肖家侍女见她读书,也不打扰了,将帘子放下。

过一会儿,另一个侍女沿着廊庑走过来,苏绾绾听见两个侍女在外头说了几句话,心中并没有在意。

谁知下一瞬,那新来的侍女就掀起帘子走进来。她看见苏绾绾站着,愣了愣,笑道:“小娘子怎站在此处?”

苏绾绾道:“我无事,只随便走走。”

那侍女点点头,似是在端详苏绾绾的神色,又问了几遍她可有事吩咐。

苏绾绾说“无事”,那侍女方才走了。

过了小半刻钟,进来几个面生的侍女,将冰盆挪走了。

又有侍女给苏绾绾送来两盏饮品:“……这是姜糖水。这是新制的乌梅浆,加了些滚水,也不知小娘子吃不吃得惯。小娘子若还想喝别的,尽管对婢子们吩咐。”

苏绾绾道了谢,那侍女方才走了。

屋内逐渐变得温暖,苏绾绾重新坐回榻上,手持书卷,喝着略有些烫口的姜糖水,然后再喝乌梅浆。

她的眉眼终于放松下来,心思得以完全放在书卷上。

肖家的侍女怎会如此细致。卷起书轴的时候,苏绾绾这样想。

……

“扶枝真是难得一见的好苗子,触类旁通,一点就透。”晚间,百里嫊坐在榻上,一边扇扇子,一边道,“我不必再担心后继无人了。”

肖公在誊郁行安的新诗——他觉得有几句写得极好,可以引用进他的《阆都录》。

这是他写了好几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