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章 民国对照组万人敬仰21(1 / 2)

加入书签

首先,李清眠没有将清意堂当作收容所,她在最初的两周筛选了十余人,收入清意堂来做事。这些人大多数是她在北城接触过的,无依无靠的单身母亲又或是半大的孩子。

收进清意堂的这些人里,有所长的,就分配去做对应的事,无一技之长的暂时先在清意堂里做一些打杂。

然后,李清眠又将清意堂做了几个分区。

最成功的,就是前院的启蒙学堂,李清眠本身也读过一些书,她在学堂里备下纸笔、黑板,教授《三字经》这样的启蒙读物。来者不限性别、年龄、籍贯,无论是一时兴趣还是凑个热闹,只要想学,都可以来。

起初只有她一个人教书,后来在孙梦晗的带领下,洲城学院有些学生也会来做义务讲学。

要是有条件,谁不想沾沾书香气?清意堂的启蒙学堂就此成了洲城出了名的扫盲学堂。

后院则用来做了生活技能学习班,开设厨艺、纺织、刺绣三个大类别,这几个类别,恰恰是最适合女子谋生的路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话说回来,前期甘棠确实往清意堂里投了不少钱。不过,在启蒙学堂成功开设并走上正轨后,李清眠就动起了脑筋,特意在前院入门处摆上一屏石刻,刻上捐赠者姓名,由此吸纳来的资金越来越多,倒是减轻了经济压力。

收来的捐赠每周都会有具体用途的公示,花了多少钱、花在哪里,每一笔账目都清清楚楚,真正做到了公开透明。

这天甘棠刚做完一个大手术,到家时已是深夜,后门早就在她的安排下换了门锁,倒是省得还要有人等她回来。

甘棠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准备回房,路过李清眠房间时,却见她房中还亮着灯,映出两个人的身影来。

甘棠敲了敲门:“娘,我回来了。”

“来了。”李清眠开了门,担忧地看着她,“意儿,你可算回来了,你琴姨刚刚还在说呢,要是再看不见你人,得去医院找你了。”

李清眠口中的琴姨,叫吴琴,她和清意堂的缘分起源还不是李清眠,而是甘棠。

此人,正是甘棠进入看守所时遇到的,为了孩子偷盗的那个母亲!

吴琴被释放后,听说能在清意堂让孩子吃饱饭,就主动寻了过来。在清意堂遇上甘棠时,她还以为自己完蛋了,没想到甘棠根本没提她的前尘往事,就这么接受了她。

当然,关于吴琴的情况,甘棠私下特地与李清眠说过,最后决定留下吴琴的,还是李清眠本人。

甘棠站在房间门口,笑道:“今天做了个比较棘手的手术,还好,明天能晚点上班了。”

“那还好。”李清眠望着她,情不自禁叹了口气,“最近是不是又清瘦了?这身子骨是自己的,你可别仗着自己年轻就瞎来。”

甘棠点点头:“好,都听娘的。倒是娘和琴姨,怎么这个点了还没睡?”

“进来说吧。”李清眠的眼中,透出些许无奈。

自从挂上牌匾开始,李清眠一心就扑在了清意堂上,或许是为了不让女儿担心,她几乎没有抱怨过什么,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甘棠关上房门,正疑惑什么事情能让李清眠愁成这样,就听吴琴骂道:“不知道是哪个没良心的,直接把半大点的孩子丢在清意堂门口了。那孩子出生还没满月,发现她的时候浑身青紫,送去医馆的时候,就剩下半口气,大夫说,再晚一点,那孩子的命都保不住了。”

甘棠直觉上线,眉头皱起:“又是女孩?”

“谁说不是呢。”吴琴顾及着她在,忍了忍,到底没骂出更难听的来。

清意堂不是第一次“收到”孩子了,把人心往好了想,可能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想要给孩子寻个好去处。然而,这些送来的孩子,都是女孩。呵……

前些日子,清意堂收过一个八岁的女娃,孩子都已经记事了,却怎么也不肯告知家在哪里,最后问急了,孩子直接直接抱着李清眠的腿说,家里人讲了,她要是回去就打死她。

最后,李清眠亲自领着孩子回去,逼着那家人登报和孩子断绝关系,才将孩子收到了清意堂里。

清意堂的女孩越收越多,后院已经住了六个,加上今天这个奶娃娃,好家伙,马上都能召唤神龙了。

甘棠抿了抿唇:“娘,你是担心清意堂的孩子会越收越多?”

“那都是其次的,家里不缺这口吃的,养了就养了。”李清眠摆了摆手,“只不过既然决定要养这些孩子,那总是要负责的。我和阿琴商量着,新来的那个娃娃我们几个轮流照顾。其他几个孩子,总是挤在一张床上也不好,等过两天天晴了,我们准备把后院再清出两个房间来,给孩子们改造一下,至少让每个人都有张单独的床能睡。”

甘棠摸了摸鼻子,得,是她的觉悟太低了。她还以为,李清眠和吴琴是在商量怎么把孩子送走呢。

这后院确实还有两三间闲置的屋子可以用,但这么下去不是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