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4章 意外之喜(2 / 2)

加入书签

如果是老朱自己当家做主,他肯定会加大出货量,来解决朝廷财政困难。

但这事儿现在是朱标的团队负责,他们很清楚如何维持高价,所以一直在控制出货量。

现在玻璃需求大增,他们就悄悄的增加了出货量。

不过不是公开增加的,而是私下出售。

朝廷卖了多少件玻璃数据都是公开的,突然增加出货量,就是明摆着告诉大家这东西很多。

很可能会影响到价格。

私下出货,而且是以私人身份出售,大家只会认为是别的卖家转手。

不会怀疑到朝廷的头上。

当然,前提是出货量不能太大。

即便如此,也让朝廷赚了个盆满钵满。

已经见底的内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充盈起来。

陈景恪得知此事后,也不得不感慨事情发展之神奇。

谁能想到,留声机竟然促进了玻璃的销售。

对于留声机的信息泄露出去,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那么多人知道,是不可能守得住秘密的。

至于结构图,也没啥可说的。

他制作那個留声机实在太简易了,看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更何况当时他还进行了讲解。

要是古人还复制不出来,那就太小瞧他们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研究是一件好事,说不定哪天就完成了技术突破,造出具有实用意义的留声机。

随着留声机的传开,自然科学也终于摆脱了歧视。

当然,也仅仅只是不再歧视,想要让这个时代的人承认它的地位,还远远不够。

但对于陈景恪个人来说,却完成了口碑上的逆转。

再没有人因为自然科目,因为洛下书院嘲笑他。

虽然他并不是太在乎别人对他的目光——因为他坚信历史会给予他正确的评价。

可有个好口碑,总归是一件值得让人开心的事情。

朱元璋的研究班也终于组建好了,他找了十来名最顶级的工匠,又从道教找了五名擅长机关技巧和炼制长生丹的道士。

这其中还闹了一点风波出来。

皇帝找炼制长生丹的道士,很难不让人误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