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章 陈景恪的成长(2 / 2)

加入书签

凭借自己的智慧推演出这一切,一点都不为过。

这就是他穿越十余年,进入大明皇宫三年半。

跟随朱元璋、朱标、徐达、李善长等一系列大佬学习,获得的成长。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只能凭借前世记忆,混日子的普通医生,正在慢慢向着一名成熟政治人物蜕变。

毕竟是第一次凭借学识和智慧分析局势,尤其是还要说服这么多人,他心中难免会紧张。

不过还好,最终表现相当完美。

而这也给了陈景恪更多的自信。

随着他的插手,历史已经逐渐偏离,穿越者的经验总有用完的一天。

到时他该如何自处?

现在有了答案。

朱元璋集团的效率是很高的,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方针。

几日后的早朝,朱元璋就下令对北元用兵,先打辽东斩掉北元的一条臂膀。

对此群臣自然没有什么意见,打北元可以说是大明第一要务。

就算最保守的人都知道,不把北元彻底打垮,大明的国祚就不能算是稳固。

区别就是在攻打的方式上,大家的见解有所不同。

但打辽东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

北元主力在草原上,大明的军队打过去,他们打不过能跑。

但辽东他们没地儿跑,只能和大明硬碰硬。

攻城略地,正是大明军队最擅长的。

所以,打辽东是大明朝文武都赞同的策略。

眼看计策就要通过,意外出现了。

徐达站出来提出了质疑:“高丽王首鼠两端,且更倾向于北元。”

“若我们攻打纳哈出时,高丽出兵助阵怎么办?”

然后不少人站出来附和,说不排除这种可能。

这一下文官集团也懵了,他们不太懂军事,不知道是否有这种可能。

但这个质疑是徐达提出来的,还得到了这么多将领的赞同,可见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一想到高丽有可能背刺,大家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难道站出来替高丽担保?

别开玩笑了,自家九族又不是批发的,谁吃饱撑了替他们作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