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 温寒变(2 / 2)

加入书签

…”

“用不了多少年,洪泽湖就会成为地上悬湖……”

陈景恪用手比划了一下:“比淮水上游所有的地方地势都要高……”

朱元璋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洪泽湖处在淮水下游,如果它的地势比上游还高。

就会成为一道长堤,堵住上游的水,无法流入大海。

一旦天降大雨,就定然会形成内涝。

最可怕的,还是黄河在洪泽湖上游的河段决堤。

到时候河南南部、应天北部的广大区域,将会成为泽国。

这不是陈景恪危言耸听,在上一世发生过无数次。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二零二一年那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

河南和安徽受灾最严重,其原因就是洪泽湖堵住了洪水,多余的水排不出去,就形成内涝。

大家都知道洪泽湖的危害,但就是没人能动的了它。

为什么?

利益。

洪泽湖代表的利益太大了。

利益大,话语权自然也就更大。

而河南安徽的话语权,自然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只能牺牲话语权小的地区。

你们淹了和我有什么关系?

洪泽湖就是我的饭碗,谁敢动一下试试。

我象征性的给你们一点捐款,伱们还要感谢我。

就是这么简单。

可以说,黄河夺淮入海带来的遗祸长达千年。

直到二十一世纪,大量百姓还饱受其害。

现在是大明洪武年间,洪泽湖的地势还没有那么高。

如果及时解决,后面的一系列问题,也都不会再出现。

朱元璋看着地图,面色无比的凝重。

陈景恪描述的场景,他只要想一想就会不寒而栗。

以前只是觉得,黄河夺淮入海,就夺了呗。

不过是一条河,走哪条河道不是走啊。

现在终于明白,事情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