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6章 美男计(2 / 3)

加入书签

约束,被曹无庸视为掌上明珠,什么事都依着她。严申的长子虽然比严亢矮着一辈,却比曹家女儿年长了十几岁,还是个鳏夫,严申想和曹无庸联姻,为的也是多争得大宗长的看重,但在曹家女儿看来,嫁给严崎是续弦,上头还有公婆必须侍候,严亢虽然是庶子,但潇洒倜傥,又早就对她有意,如今舅父又颇受大宗长的看重,早不似过去了,严亢为舅父的僚属,还怕没有出头之日”沙氏笑得合不拢嘴:“严亢已经被咱们收拢了,任凭严氏如何讨好阿家,总归你舅父是不会听她唆摆的了,我也不需要顾忌严氏,只是,你为何要让客氏故意刁难荧松,让我交代严亢佯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呢”“舅母,娣妇身边的西垣,原是陛下安插的耳目,一直在监视娣妇。”“有这种事”“关系到宫闱禁秘,娣妇也不敢多泄露,只是跟我说了这么个事儿,我寻思着,如果王瀛姝这次出使回不来,也还罢了,如果她有那幸数回来了,搁陛下对她的信重,现在已经是封了她尚书郎的官衔,不定日后还会多大的恩封呢。娣妇可是王瀛姝的眼中钉,我必然要多替娣妇着想的,陛下既然在娣妇身边安插了个人,我寻思着,我们也应该在王瀛姝身边安插个耳目,荧松就是合适的人选。”“荧松是青娥的婢女,王瀛姝怎会相信她”“荧松是娣妇的陪嫁婢女,她的身契虽然在娣妇的手里,父母家人却还在临沂王氏呢,临沂公现在已经不让娣妇进家门了,娣妇想见亲生父母都见不着,可见临沂公啊,不当娣妇是孙女,只把王瀛姝当成奇货可居。我冷眼看着,荧松的确是个实诚人,重情重义,只不过娣妇的性情……她就不会笼络仆婢。正因为娣妇有这样的短处,才会让王瀛姝觉得有机可乘。我这回是把西垣也算计在里头了,这回荧松受了罪,西垣看在眼里,务必会上报给陛下,陛下知情,王瀛姝应当也会知情。如果王瀛姝有命回来的话,我再告诉娣妇,让她挑个错,干脆把荧松发还官牙,不过,到时先让舅父安排严亢出个外派,荧松没了严亢这个依靠,求救无门,王瀛姝纵然出手相助,收拢她为己用,好打听出娣妇的把柄来。荧松固然怀恨娣妇,不过如何对严亢动情,不听娣妇的差遣,总得听严亢的唆摆吧,到时候荧松就有大用了。”现在沙氏的眼中,刘氏已经成了被光环笼罩下的绝顶聪明的人,刘氏之计皆为妙计,刘氏之策皆为上策,她理当言听计从。刘氏像菩萨一样微笑着。她可不管哪个皇子能夺位,她想弄死的唯有二人,她确实相信荧松是重情重义的人,当初王瀛姝只不过给予了荧松小恩小惠,荧松为了保护王瀛姝生的那个孽种,居然能豁出自己性命!!!这回,她抢先给了荧松恩惠。而且还是利用严亢。严亢虽是寒门子,皮相却不输给世家子,寒门子在奴婢面前还是尊贵的,严亢温情相待,区区奴婢的芳心哪能不被打动刘氏没想过亲自出面笼络荧松,因为她的目标,还不仅仅是王瀛姝而已!!!临沂王氏满门,都必须付出代价。使团从永昌渡出发的那一刻,姜漠这个北汉的镇原王就注定回不到太平馆了。皇帝陛下要宴请他,并且暂时让姜漠居住在宫城之内的景延宫。北汉的使团,当然也不可能只有姜漠一个主使,副使已经随着大豫的使团归国,单留下姜漠这么一个人质,但毕竟姜漠的亲卫,共六十员,这是理应留下的,六十个北汉的骁卫虽然不可能在大豫的宫城生事,可是如果皇帝陛下一直把姜漠留在宫城之内,就等如广而告之姜漠其实就是一个人质了。建交,有了人质的概念,多少是滑稽的。比起夷部来,大豫是礼仪之邦,就不能在礼仪上先被夷部挑错。可就这么把姜漠放在太平馆,又的确不让人放心,姜漠的亲卫是否都是可信之人,这些人中是否隐藏着刺客,这已经让大豫的君臣提心吊胆,不能完全排除风险,更不说还要提防北赵等国的细作趁机作乱,而除了这些“外因”,卢远和崔琰一方臣公担心贺遨会使坏嫁祸给太子,郑备一伙人担心太子及二皇子会使坏害累三皇子有去无回,贺遨一伙人也在担心太子党会借机孤注一掷绝处逢生。总之,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这回的意见倒是空前一致,认为最好是把姜漠安置于台城之内,相比起来,台城比太平馆可要安全多了,还能够名正言顺的把姜漠的亲卫留在太平馆——大豫的皇子盛情邀请镇原王暂住于皇子府,自然就会担保镇原王的安全,镇原王从亲王中,只择少数心腹在侧使唤,就能杜绝被“自己人”刺杀的风险。可究竟是住在哪座皇子府呢三皇子出使呢,郑备不可能代替三皇子邀请,他心有不甘先退出了竞争。乔子瞻就更不可能替南次出头了。司空月狐一心一意用在推进奇袭之计,无意加入竞争,要实现这个绝密的计划,把北汉人放进心宿府里就是自找麻烦,而且司空月狐也不会与太子相争。因此就只有太子党和二皇子党相持不下了。太子其实也不想承担这么副重担,奈何卢远、崔琰做为他现在的左膀右臂,一致认为紫微宫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他表现得太消极,岂不显明了居心不良,巴不得姜漠发生个闪失,让两国建交成为泡影,二皇子上蹿下跳忙碌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还极有可能惹火烧身。太子装也得装作力争。二皇子就更加当仁不让了,他这回倒是真心实意希望两国建交能够顺利达成,就算北汉王反悔,扣留了神元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