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3章 再斩剑符!藏一手!(1 / 2)

加入书签

神农看着眼前恐怖至极的金色剑光,面色有些难看,低声嘟囔道:“失策……应该再跑远一点……”“这要是漏了一些剑气出去,搞不好直接弄出一场地震,万一京城死了人,可就不好收场了……”神农手中法诀一引,身上的苍青色屏障,竟然迎风便长,如同不断扩张的地面,直接向云枫的剑气牢牢挡了过去。他要将云枫这一剑的力量,完全承受下来,一丝一毫都不向外泄露!云枫眼中,冷光一闪,喝道:“前辈大义!”“可别把自己作死了!”这一剑,云枫可真是没有留力,连大日香和十成瑶池真火都用出来了。剑上的威能,比当日斩杀老乌龟的一剑,和斩入扶桑国门的一剑,都更加恐怖!而对这一剑能斩出的结果,云枫心中也是没底的。万一这个神农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直接被自己这一剑斩死,是很正常的事情。若真如此,云枫也只能想尽办法将神农的灵魂保下来,从他嘴里撬出自己父母的下落,然后逃回天山去,和自己大师父商量一下对策。龙神殿的人,可不是那么好杀的,云枫不能大意,当然也并不很害怕就是了。但令云枫意外的是,这烈日坠地般的一剑,竟然没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后果。神农身上的青山障略微晃了晃,发出了一声有些脆弱的声音:“啵!”但还是没碎。云枫眼神一凝。这样都不碎这个神农,果然不是一般的修士!如此实力,已经堪与自家师父比肩了!偌大的神州,果然是藏龙卧虎,一山更有一山高!“很好!那就再吃我一剑!”云枫手中掐了一个风水法诀,脚下的群山,竟然开始“轰隆隆”移动了!此间乃是神州,云枫虽然没有神灵权柄,但毕竟是身具气运的神州修士,执掌腾龙剑这等神州镇国之宝。想要改换风水格局,令其暂时结成玄阵,为己所用,比起在扶桑国门前的时候,简单太多了!只是瞬间,一个风水大阵直接成型,滚滚地气化作洪流,瞬间注入了云枫涌泉穴!“再吃一剑!”云枫冷喝之声,响彻群山,滚滚激荡!瑶池天光剑,再次迸发出恐怖的剑光,比刚刚威势更恐怖的一剑,再次斩落!云枫眼中,忽然有三千朵灿金色的莲花,接连生灭,诸相万法皆在莲叶之间流转而过。借助瑶池宗第八脉相术的瞬间,云枫看到了青山障圆融的防御之中,那一丝微不可查的破绽。恐怖剑光,旋即直斩而落,在几乎不可能的间隙,斩入了青山障内!“喀拉!!!”一声易碎瓷器般的响声,从青山障上响起!一道清晰的裂痕,顺着云枫这一剑的落点,迅速蔓延!神农依旧站在原地,半步未退,面色沉凝,低声说道:“瑶池宗有史以来第一位九脉齐修的弟子,恐怖如斯……”“若是生死相搏,我也未必是对手。”最终,在青山障上蔓延的裂纹,还是在近半的位置,停止了下来,并未就此击碎防御力惊人的青山障。但这道青山障,肉眼可见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云枫持剑而立,淡淡问道:“还要继续吗”“我虽用了全力,但手段还远未齐出。”“再加码,我怕你死。”身具瑶池宗九脉传承,云枫最恐怖的,其实不是修为境界,而是信手拈来的九脉诸般秘法。神农“哈哈”一笑,挥手间,破损的青山障瞬间恢复如初:“你的时间不多了!”“我的防御,还没破!”“再这样下去,你恐怕要失败了!”云枫眼神一冷,淡淡笑道:“找死!”他一手持剑,另一手悄然拢于袖内。白袍袖中,云枫的手,已经扣住了一枚符篆!瑶池宗第三脉,修行符道,符篆秘术通天彻地,堪称第一脉之下,瑶池宗战斗能力最强的存在!其续航、持续作战的能力,就连第一脉都自愧不如。而云枫下山以来,就没怎么用过符篆这种消耗品,将瑶池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发挥到了极致。这一次,他取出的符篆,直接就是第三脉的核心符篆之一!再斩剑符!此符搭配剑招使用,也没有其他效果,只以符篆之力,复刻使用者的剑招,间不容发之际再斩一剑!故名,再斩!复刻出的剑招力量,取决于再斩剑符内蕴含的力量。而云枫的三师父,数千年心血,也就能在再斩剑符之中,封存大师父全力一剑八成的力量。这不是修为和境界的原因,而是技巧方面的制约。三师父以为自己已经登峰造极了。但云枫因为九脉齐修,第一脉的剑意能辅助第三脉的剑符制作,所以下山之前,他就能轻松制作出全力一剑十二成的再斩剑符!十二成是什么概念再斩剑符的复刻一剑,比云枫的全力一剑,还强两成!云枫脚下,风水玄阵悄然变化,放射万道流光,看起来变得更强了,但只有云枫知道,这都只是障眼法,实际上风水玄阵能提供给云枫的助力,已经无法更强。这只是为了将云枫手里的再斩剑符藏起来,让神农的注意力都放在明面上的风水玄阵之上,而忽略云枫藏在袖子里的另一只手!还在山上的时候,三师父曾经不止一次谆谆教诲过云枫。“第三脉和第一脉虽然都擅长进攻和战斗,但彼此的风格截然不同。”“若说第一脉适合正面强攻,第三脉就专司背后偷袭。”“符篆之道,平日里将力量灌注符篆之中,日积月累,一朝爆发,毫无征兆。”“藏在背后的那只手,才是属于我第三脉的!”云枫看了看一脸萝莉模样,满是人畜无害、天真无邪之色的三师父,对第三脉的理解越发精深了。“这一剑,我要你死!”云枫声音张狂,面如烈火,剑势煊赫。甚至还有一只岩石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