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9章 大梁的都江堰何在(1 / 1)

加入书签

于是,一行人,或嘻嘻哈哈,或沉默不语,过了晌午已经直接绕开雍州,逐渐地接近了西山军驻地。此时的西山军,已经形成了自长江巫溪县城一直绵延数十里直达雍州的巨型长蛇状的防线。

攻击巫溪的战斗十分顺利,几乎是兵不血刃,楚国守军早就不战而退,虽然临走前卷走了相当一部分当地人口,但大多数人还是舍不得放弃自己在巫溪县的产业。加上西山军军纪良好,对百姓是秋毫无犯。于是,那个繁荣的三境之边贸县城,又开始恢复生机,西山军也多了一块收入来源。

猴子的猿猴小道也部分迁移到了巫溪县,开始勘测地形,为将来进行未雨绸缪。而杨智的蝰蛇山谷,则几乎大半人马被调集到巫溪沿线朝着楚国方向的山谷,主要就是防止楚国小规模的骚扰,在原来的蝰蛇山谷中则只留下了刚刚招募的新人,接受基础训练。

楚国对于巫溪县的丢失,表现得极为克制。一来确实是楚国质子弃质返国,楚国道义上有亏,二来这巫溪县城,置于雍州、奉节两个重镇的钳制之下,本来就成了楚国后勤的一个负担,丢了也就丢了。其实……最重要的是,楚也未做好大规模开战的准备,原本计划中的楚蜀联盟,已经被梁蜀的和亲彻底搅黄,而楚国地处东洲的正中央,北边韩、燕虎视眈眈,东边吴越国三天两头地越境骚扰,南部越过南岭山脉后的蛮夷之地也是天天在造反生事。从战略态势上来看,若不是东洲各国对大梁心存忌惮,其实三家分楚也是完全可能的……楚国的处境其实比大梁要更险恶,如果没有那个堪比诸葛的令尹芈方在居中主持,楚早就成过眼云烟了。

“听说……你们去了都江堰?”

“是的,单一个都江堰,堪比百万雄兵。”

“能具体说说么?”

“回营后吧,还有个东西给你。其实,亥杰公子也不止一次跟我感慨过,我大梁的都江堰在哪。”

“梁城以北,渭水,早年有韩国水工,名唤郑国。向大王提议建引水渠,连接泾河与洛水,灌溉关中20万顷农田。可惜……他是韩国人,而且这引水渠长300余里,耗费巨大,这郑国水工,疑似韩国细作,来我梁,就是要施行“疲梁”之策,最后被大王……枭首了。”

“听说过,不过那时我一门心思都是行军打仗,从未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关中那一块土地啊,左临泾河,右靠洛水,南边是渭水。就是因为这土质不保水,……若真按郑国建议,修成引水渠,那一块地,又怎会输天府平原。”

“这……只怕也怨不了大王,灭商就耗尽了国力,又遭遇2年大旱,哪来的余力修建这300里长的引水渠。”

“其实,最关键,不该杀郑国。哪怕把他囚禁……”

“老大!!到西山啦!”

前方传来一阵欢呼,这些日子,大家伙都各忙各的,也是很久没来这个地方了,远远地,看着饭堂上的袅袅炊烟,飘在风里,荡在那片山色之中,林下还偶尔飞过那白凤凰,我远远地看了一眼卓子的背影,心中不由得疼了一下……

喜欢贺平安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