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明天去南庄找一大爷(1 / 2)

加入书签

张大民跳下三蹦子,抽出一箱罐头来。

“是老国营厂的罐头,大家都来尝尝,这样的好东西现在燕京城居然没有销路,真是闹的,我拉了两车准备弄到郊区去,再换一些乡下的野菜土特产回来,大家看有什么需要的,我明天去乡下给各位收购回来。”

张大民终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对城里人来讲,人人都吃过的罐头,并不稀罕,也没有谁会天天吃罐头,罐头厂的工人不就是吃罐头吃吐了吗。

但是乡下的土特产,野菜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都还没有房贷车贷,发工资了谁不想弄点好吃的改善生活,一些稀缺的东西还处于需要凭票供应的阶段。

有些东西对乡下人来说稀松平常,随处可见,但拉回城里来它就是个宝。

同样的,如果不用钱买,去山上挖野菜就能换到燕京城老国营厂的罐头,乡下的农民谁不开心。

各取所需的事。

刘主任品尝着罐头,对张大民的想法表达了赞同。

郊区的农民手里没有钱,但一些野菜野味土特产还是很多的,只要上山去找,蘑菇,木耳,野灵芝甚至野兔野鸡都能找到。

“大民子,你有没有想好去哪里,如果没有想好地方可以去南庄找一个叫一大爷的人,庄里人都听他的。我下乡那会在他家住了几年,南庄后背山上什么好东西都有,到了就说跟我是一个院子的,让一大爷帮忙张罗一下。”

“那就先谢过刘主任了。”

“客气什么,你这两台三蹦子放这里停着没事,我给你看着。”

刘主任现在乐见张大民去折腾事,街道开了几次会了,说鼓励市民参与盘活经济,已经准备把院子靠马路边的围墙推倒,建成铺面出租。

这个院子里原来就数古三脑子灵活,但他走的都是歪门邪道。

刚才跟张大民聊了后,刘主任觉得从乡下拉土特产来销售,是个好门道。

如果张大民能成为院子里带头致富的典型,刘大爷愿意帮他一把。

…………

张大妈已经做好了晚饭。

张大民,张大军一前一后的进了家门,张大军还抱着一箱罐头。

今天是燕京城大部分工厂,单位发工资的日子。

张大雨,张大雪领了工资后都给张大妈交了伙食费,

张大妈烧了个拿手的红烧鲤鱼加菜。

张大雪:“大民哥,你今天没有发工资吗,该给咱妈交伙食费了,不提醒你,就装作不记得。”

“今天大民哥哪里有空去领工资,我们两人今天去整了个大活。”张大军边夹菜边搭话。

张大雨:“整什么大活,我看是领了工资又去鬼混了吧,你们两个赶紧把伙食费都交了,别花完了又说没有钱。”

张大军吃着菜,头也不抬:“爱信不信,大民哥现在口袋里面随便掏一把出来都能把你给吓死。”

张大妈端着饭碗,疑惑的看了张大民一眼。

张大民口袋里面还有收罐头剩下的一千多元,银行账户里面留有加倍奖励的五千元,如果把这些钱都摆出来确实会吓到人。

说好的三天后还古大妈一千元,满叔那里还要八千元收购瓷器。明天去南庄收货,多少要备点现金,万一遇到好东西别人不愿意换罐头只能用现金收购。

张大民掏出100元递给张大妈。

张大妈没有接:“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你们还是按照老规矩,每人每月交我10元伙食费就可以了,有多的留着还给古大妈吧。”

张大民:“妈,你就拿着吧,大国不是要高考了吗,这个月吃好点,天天买大鱼大肉回来改善伙食。”

“瞧你说的,哪有这样过日子,有钱没钱都不能乱花,知道吗。”

“妈,你快点收了他的钱,我想天天都吃红烧鱼。”

“是应该改善一下这个伙食了,天天豆芽萝卜吃的我上班一点力气都没有。”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表达着自己的意见,一个月不到60元的伙食费,要让一家六口人吃的满意,确实让当家的张大妈有点左支右绌。

张大妈接了钱,还是不放心的问道:“三天后,古大妈的钱能还吗?”

“保证能还,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张大民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我还有点事,等会给我留门啊。”

张大军见张大民吃了饭要出去,也放下筷子问道:“哥,你去哪里,有好事带上我啊。”

“跟你未来的嫂子压马路,你要一起去吗。”张大民丢下一句话,出了家门。

一家人被张大民这句摸不着头脑的话搞的面面相觑,张大民不是刚跟对象分手了吗,怎么没有两天的功夫又好上了?

张大妈:“大军,你们今天到底干嘛去了,大民说的嫂子是怎么回事。”

张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