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章 会试结束(1 / 2)

加入书签

会试共有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在这九天七夜的时间,考生都得在贡院,一直到最后一场考完交卷才会打开贡院大门。

二月的京城,虽还春寒料峭,可是春天已经迫不及待崭露头角了。

今天已经是会试的最后一天,这么长时间,一直待在贡院,傅天逸身体乏累,但精神抖擞。

天刚亮,他便早早起床,小心翼翼地拿着湿帕子擦拭脸颊,生怕水滴到卷子上。

“吁”冰凉的帕子紧贴脸上,傅天逸瞬间清醒,他望着前面发呆,想起进考场前开门的惊鸿一瞥,不知道昕儿此时在做什么。

想着想着,傅天逸晃了晃脑袋,看着试卷最后两道题。

今日最后一天了,如果之后中了,从此他也能光明正大的和昕儿在一块了。

想到这儿他身体涌出无限的动力,赶快拿着干粮怼热水,三两口吃完,开始答题。

此次会试的题不难,更多的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策论题。在国子监的夫子教导这半年,傅天逸受益匪浅、突飞猛进。他一直在吸收着那些,另一种角度他从未涉及到的东西。

国子监生源分为,官宦人家的子弟和地方推送的秀才、举人等。

还有一部分没考中乡试正榜,每次在副榜前三名也可进入国子监。这类人叫副榜贡生,当了贡生就可通过其他途径入仕。

当初元武帝以“恩监”身份进入国子监求学的,故而被分到,世家贵族子弟因为有祖先的功勋得以入国子监学习的“荫监”学子们所在的班。

这也是元武帝另一种提拔傅天逸的方式,目的就是让傅天逸在京城有自己的同窗人脉力量。

最后一题答完,傅天逸活动着僵硬的手腕和脖子,他激动着颤抖着手检查卷子,因为他感觉这次会试稳了。

突然,数声清脆的击云板声传来,这次会试,在书吏号舍外大声喊“头批放牌的时间到了,有做完要交卷的考生可以举手示意交卷,发签后领牌出场。”的这一句话落中,终于结束了。

傅天逸仔仔细细的整理试卷、草稿,随后拿着自己的东西,举手示意。

一位受卷官走来收卷,将傅天逸的试卷检查一番后,便开始弥封。

将傅天逸在笞题试卷的卷首,填写履历姓名、年岁、形貌、籍贯、有无过犯行为、应试情况、父、祖、曾祖姓名处翻折封盖,骑缝加盖“弥封官关防”。

然后收起来再由监临官盖上红印,并盖上与朱卷相同之红字编号。

这也是科举考试中防止舞弊办法之一。

收卷后,交由了傅天逸一张放行牌。傅天逸提上收拾好的行囊和考篮向门口走去。

途中有些考生脸色苍白,晃晃悠悠朝门外走着。有些晕倒在途中,由两个小吏抬了出去。

会试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磨砺,傅天逸则是从小也和家里一块干农活的原因,身体倒是没什么不舒服的。

就在傅天逸刚走到门口时,白来的从后方响起“子淮、子淮”

傅天逸转身看去,白来越过人群来到傅天逸身边,搭着他的肩膀,咧着嘴“一出来就看见你了,考的怎么样”

“还不错,不过还是得等结果出来再说。你呢,怎么样”傅天逸笑道。

白来嘿嘿笑着“看你的状态就知道应差不多,夫子都说你此次稳的”

“我嘛,反正卷子都填满了,过不过的就看老天爷了。不对,应该是得看我家老头子拜老天爷虔不虔诚”白来一副考完万事不愁的样子。

“你啊”傅天逸无奈摇摇头“童石头呢,他不是和你在一边儿吗”傅天逸问道。

“我也找他呢,这一路都没看见,咱们先出去等吧,这人多”白来又回头看了下四周。

傅天逸点头跟着白来走出了贡院。

一走出来,傅天逸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吐了出来,旁边的白来也是一样。

他们望着外面,贡院门外倒是没有考试那天人多了。除了迎接考生的家里人们,就连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一个都没有。

“诶,这次会试结束,外面人怎么这么少。往年外面人山人海,不必考前少啊”白来疑惑的嘟囔着。

白来这是第二次参加会试,所以他有经验,一出门就察觉到了。

“子淮,老白”童任实和万博在他们身后的门口喊道。

“外面还找你们两个呢,怎么样?”傅天逸和白来见两人的状态还可以,就是万博的脸色有些苍白。

“我感觉还行,倒是小博,虽然没分到臭号,但是离得也不远。考的第三天,周围吐了几个人,有些影响”童任实有些担忧道。

“三位兄长无需担心,我是因为方才吐了一次,有些难受。不过吐出来就好多了”万博轻声道。

“我家应该带着大夫过来了,一会儿先让他给你看看”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