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50 不是首长的首长(刚到家)(2 / 4)

加入书签

己做着玩,反正‘庞蒂亚克’这个牌子只要过来,几个亿肯定要扔出去的。”

有些项目扔哪儿都是扔,张浩南本人并没有特别的执念一定要放在哪里。

他现在给上头解决问题,一般过个十天半个月,就会有补偿方案传真过来。

反正大原则就是,只要不让中央财政往外倒,第二天专门立法来补偿都是可以的,就是程度要跟资金规模匹配。

小规模就是地方法律法规;大规模那就直接开大会。

比如“宇宙行”的这两万亿,最后成文成法,那也是今年才从法律层面上过审的,之前吹得漫天响,不落地那就不作数,政务院只能推政策,但并不一定就合法。

张浩南的钱那绝对算是干净的,所以在一些重要项目政策制定之外的法律文件,也基本以照顾张浩南利益为原则。

这就不是“官商勾结”的范畴,而是确确实实要考虑到张浩南名下产业的受惠群众利益。

比如说像“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蔬菜集中运输,水上运输的“绿色通道”,一斤菜差个一分,那就海了去了,所以一般内河航运的“补水”费用,“沙洲物流”差不多都能减免。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政策,完全就是把“沙洲物流”从内河航运龙头,朝着“霸主”的方向去培养扶持。

可这里面是有底层逻辑的,张浩南跟两江省以及中央,早有约定,“农村供销合作社”最后一定会剥离,所以现在的扶持,其实也是在培养未来的农村市场。

换个企业,管你什么互联网还是金融,发个牌照给你就已经是大恩大德了,还敢有别的想法?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张浩南如果解决难题,上头就会迅速给补偿,反馈周期不会超过两个月。

也算是小小的默契。

就像祥泰的建筑公司、地产开发公司,今年陆续进京,除开赚点应得的辛苦钱,其实也有一点点“政治任务”在里面。

张老板的咖位到这儿了,只不过他行事风格太野蛮、粗暴,让人没办法跟这种地位结合起来。

“二汽会不会更好一些?毕竟现在松江汽车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收。如果有技术应用方面的拓展,二汽可能会更好一些。”

姓蔡的总师是三机部出来的,在二汽有老朋友,正常来说,没人会觉得在汽车上弄个风洞有啥意义,怎么赚钱…那更是很难去想。

但这活儿既然是张浩南提出来的,就不会怀疑,如果自己怀疑,那一定是自己错了。

蔡总师也想给老朋友送点福利。

“我在‘庞蒂亚克’上面,是有一些想法,但都比较偏小众,而且算是车辆改装行业,主要的车辆工程师和改装技师,都在太平洋对岸。营销上也需要时间,二汽来合作的话,倒是可以在大排量汽车发动机上试一试。”

“啊?”

愣了一下的蔡总师有些吃不准了,“张总,之前听张司长说,不是往新型动力源汽车上发展吗?怎么会是大排量汽车发动机?”

“所以我才说是小众啊,我是打算通过太平洋对岸的改装行业,来做定制高端车,GM虽然没打算卖给我发动机,但有个官方改装授权正在谈。如果谈不成,就只能改装一批大排量发动机,然后小规模销售。主要是为了拉高‘庞蒂亚克’,然后从‘庞蒂亚克’衍生出新品牌…”

尽量让人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张浩南把后续一些方向都提了一下。

“改装文化”本身,在中国是没人吃这一套的。

中国版本的车辆“改装文化”,祖传下来的就一种,让重卡变成“重载列车编组”。

就字面意义上的“列车编组”,什么“百吨王”都是此类“改装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

举凡带点大平地的“煤都”,不管是哪一个,早些年都有好似火车一般的长龙,那气势碾死人跟碾死蚂蚁没有区别,没人会发现,混煤粉里面了,铲出来筛出来,那也确实挺难的。

至于那种“肌肉车”“性能车”或者“ponycar”“JDM”,再或者后来刷个这刷个那的德系操作,都是小众中的小众,卖不上什么钱,能走量的,其实是轮胎、卡钳外加“汽配城风格”的外包围。

张浩南现在跟蔡总师说的,并不是这种,而是“高端联名”,把北美的“车库改装公司”利用起来,让死掉的“庞蒂亚克”重新活一活。

毕竟卖点还是有的,一个“庞蒂亚克·火鸟”就足够了,利用现在的信息差,把衍生品牌格调拉上去即可。

换成别的车系,别的牌子,还真就未必有这种可行性。

但还是那句话,太小众,短期内看不到啥大赚头,二汽进来搅合一下属实没必要。

所以跟蔡总师沟通之后,也算是让他明白了其中的区别。

“财神爷”不是万能的,设计不出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连底盘也无能为力,走量的东西赚不到那对于央企、大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