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5章 我就是劣币(2 / 4)

加入书签

不过在此之前,他要先包装好自己。

当然,老板给他准备了很多个身份,其中一个身份是“特鲁姆普集团”的资深警卫。

真不错。

“萝莉控”知道罗斯的存在,但只能装不知道,并且坚定地认为,这位罗斯先生,只是“龙盾安保”在波斯湾地区的销售主管。

销售,主管。

那个姓张的……真会玩。

除了“萝莉控”,其余兵器工业企业对这种小买卖原本不感兴趣,军售一般都是搭配政治外交任务的,可是,在“妇女节”那天,张老板从松江“沙食大厦”几百平米的大床上爬起来时,会客大厅早就有一堆穿军装的。

有绿色的,也有白色的。

白色的是“江淮工业集团”,是海军相关装备的保军单位,原本不搞“军火贩子”那一铺,但是现在哪儿哪儿都缺钱,所以中央也是鼓励创新。

当然了,创新不是创世,企业需求和军队需求并不一致。

海军想要航空母舰,那“江淮工业集团”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啊。

发点食品级不锈钢餐具就不错了。

但这次是真急了,谁叫“江淮工业集团”的人,经常往两江省省会流窜呢,当然有人说那是淮西省的省会……严格来说也没差,社会经济角度来看,确实是这么个逻辑,倒也不是搞笑。

从装备生产和人力资源利用上,建康是承担了分配、再分配职能的,只是这没办法宣传,会搞得中央、两江省、淮西省都尴尬。

说到底还是淮西省娘胎里的问题,起步工业太少,这是没得办法的办法,省会庐州在安抚住科大之前,全地区数得着的工厂一共七十几家,再往前数的话,就要把手工业作坊都要算进去。

历史遗留问题,跟淮西省无关,跟建康市其实也无关。

此次“江淮工业集团”是因为开会的时候,无意中跟建康市国计委的人聊了天,都是老战友,聊聊天很正常。

然后得知建康国计委赚了一笔外快,大概八十多万美刀,这就有点儿意思了。

再一打听,跟“财神爷”有关,当即精神抖擞。

然后就听说了“财神爷”海外有个客户,有个一亿多美刀的OEM订单,“财神爷”难得赚点辛苦钱,大概一千来万,就没打算多挣钱,跟国内的兄弟单位见面分一半。

接盘的就是“萝莉控”,利润除了账面上的五百来万美刀,材料加工剩下的边角料,还能趁个十几万美刀,这十几万美刀,就当劳动节福利发了。

此事“萝莉控”没宣传,而且发货流程也有点奇怪,走的是沙城港,在香江借道再去星家坡。

采购方公司在满剌加的沙巴州纳闽岛,查其实挺好查,但没几个人去。

“张总,早啊。”

“秦政委?稀客啊。”

张浩南并不喜欢穿睡衣,只有赵飞燕在旁边的时候,才会依着她换个睡袍或者睡衣,平时就是一身涤纶运动服当睡衣,起来精神抖擞。

喝着豆浆,张浩南攥着一根油条就啃,有些奇怪地看着今天过来的客人。

都是男的啊,妇女节这帮老爷们儿来干啥?

跟“江淮工业集团”的政委挺熟,因为有个电动机项目,就是“江淮工业集团”牵线搭桥,最后落地澄江市,跟潜艇零部件供应单位有关。

秦政委老家余杭,在建康人脉很深,可惜是个加班狂,张浩南就没在建康军区的饭局上见过他,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路上。

不过确实“江淮工业集团”的保障工作做得很好,之前淮北地区的小灾害,物资紧急补充有他的功劳。

算是个劳碌命,不干活不做事会空虚的那种。

他能来这里,那九成九是为了单位“整点儿薯条”。

“张总,我就直说了,我们‘江淮工业集团’也有子弹生产线啊,这出口的订单,完全可以委托一部分给我们嘛。”

“你们的不是封存了吗?”

“可以重启。”

“……”

喀嚓喀嚓……

张浩南嚼着油条,然后道,“秦政委,我也不瞒你说,今年的生意,都是小生意,没必要急的。”

“我怎么不急,他们北工劳动节发两千多的福利呢!”

“别人不知道我……你一个淮西省的老总,还能不知道我?这种小钱,我能给左邻右舍?那不显得我敛财的能力大大降低?”

咕噜咕噜灌着豆浆,武泰安在旁边还端了一份煎蛋过来,一份煎蛋六个。

还有二三两蓝莓,个儿挺大,比一般的蓝莓都大。

“话是这么说了,可是张总您也是知道的,去年那么多人要安置,又闹了点小灾,现在能机动的钱不太多了,总不能纯靠中央接济吧,我呢,也是想扩大一下业务,在政治任务之外,看看是不是能发挥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