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5章 325装糊涂的高手(1 / 4)

加入书签

三国演义嘛。

在座的都读过,就连朱棣在凤阳练兵的时候,也会抽空读一读,觉得十分有意思。

所以当王布犁说这个事,大家也都清楚是什么意思。

就是刘备攻破成都后,按照诺言让士卒把府库给搬空了,以至于到了后期手里没有钱。

现在朱标说要每个人赏士卒一斤金子!

到时候发不出来,对于他这个储君的威信降低的不是一心半点。

就算是朱元璋的内帑当中也并无多少斤金子储备。

“妹夫说的在理。”朱标轻微颔首,瞧着王布犁:“万一在倭国搜不到那么多金子,是一件麻烦事,稳妥起见,还是说倭国有银子为好,你觉得呢?”

朱棣脸上的神色稍显不自然。

他开始有点怀疑自己与王布犁之间的密谋,难不成是泄露了!

不应该啊!

此事他只同妙云说过,其他人定然不知。

那一定是巧合了!

“我觉得?”相比于朱棣的心虚,王布犁面上神色并无差异:

“倒也不是不行,可是一斤银子不过是十六两,很难像金子一样能鼓舞士卒的勇气啊!”

朱元璋则是默默观察儿子与女婿之间的面容,想要从中找出他们之间有勾结的意思。

看老四稚嫩的脸庞,不知道是因为第一次坐在天子车架上紧张。

还是他在自己这个当爹的面前,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无法放松。

朱元璋并不觉得自己区别对待了儿子们,主要是为了让其余儿子不要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但他也能感觉的到,除了标儿之外,其余儿子们对他并不是很亲近。

朱元璋也清楚这帮崽子都想着要赶紧外出就藩,可他就是不想如此快的把儿子们放出去。

即使更加年幼的侄孙被他给送到广西去了。

没法子,亲儿子与其他人在老朱这里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的。

朱标脸上总是带着自信的笑:“无非就是一斤金子变成十斤银子。”

王布犁心中换算了一下。

按照明初一两黄金抵四两白银,这两年因为宝钞的发行,能抵五六两,朱标开价还是蛮大方的。

待到崇祯时期一两黄金兑十二两,直到清朝金价一個劲的上涨。

“太子哥,你好像是笃定倭国有大量银子一样似的?”

朱棣眼睛发懵,他未曾想王布犁直接问出来了。

面对王布犁略微好奇的询问,朱标只是笑了笑:“远隔大海,谁知道真假呢,总归是激励我大明士卒的一种手段。

实在是寻不到银子,还是可以用倭王的财宝拿出来顶替一样。

或者也效仿刘玄德,打下倭国,府库尔等尽皆取之。”

王布犁瞥了朱元璋一眼,见他一点开口的意思都没有,便按下心中的疑惑,只是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朱棣更是一言不发,总有种偷吃,被他大哥发现了的感觉。

他看着王布犁一丁点都没有往外提倭国有银矿的消息,更是觉得自己也不能往外说。

否则一旦追问到底,那就是卖了王布犁。

我朱棣还是讲义气的。

车厢内的四个人默契的停了下来,都没有开口说话。

朱标内心深处是有些不明白。

为什么这种时期,王布犁会选择老四而不是选择他呢!

我可是大明的太子!

将来的天子!

而且朱标相信王布犁也能看出来父皇在培养他。

难不成就因为老四的封地离倭国近吗?

亦或者天子真的如同父亲说的那样,只能成为孤家寡人,臣子从来都不会同天子真正的一条心!

还是王布犁他也不确定倭国到底有没有银矿。

只是在仙境当中看过这则消息,但不清楚具体的地点?

这么自己给自己解释的话,朱标也能接受。

可他心里还是带着极大的不解。

倒是朱棣绷着神色,开始思考今后该怎么把这件事坐实了,他先去倭国瞧瞧有没有银矿,这关乎着自己覆灭蒙元的大计。

即使他父兄,朱棣也不想提前说出来。

否则到时候挂帅出征的可不一定是他了。

当初王布犁说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话,着实是刺激到了朱棣。

倭寇能来咱大明,咱大明同样能杀过去,这种事他朱棣特别乐意干。

朱元璋斟酌了一会,才开口道:“朕险些被这个什么怀良所欺骗,他手里一点权力都没有,也害怕朕的大明承认北朝来对付他。

国书当中还希望咱能派兵去协助他,朕觉得他词语不诚。

北朝是一个权臣叫足利义满的人把控,这个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