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0章 280把他们全都架起来(2 / 4)

加入书签

直是可以拿出来吹嘘的。

故而一个个的都十分的激动。

毕竟他们也算是前期被千挑万选的,后期也是被狠狠操练一番没有落队之人。

对于眼前这个结果,他们都是付出过一定的努力。

所以才会倍感珍惜以及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天子的重视,从而干出一番事业,平步青云,将来也能坐在宰相的位置上。

不仅仅是皇帝来了,台下那一流的高官,丞相以及六部首脑还有大都督府的官员,都来观礼了。

这种牌面可丝毫不亚于中皇榜的进士!

朱元璋站在台上,瞧着这帮朝气蓬勃的学子们,不仅感慨万分。

大明朝廷到了目前这个情况,积蓄一大批有干事能力的官员出现,以备将来能够顶替更多的位置。

如此才能更好的实行他的计划,让朝政能够顺利上传下达。

胡惟庸对于这帮肯吃苦的学子倒是有那么一丝的警惕。

这帮人也有主动加入他淮西集团的人,但都没有能忍得住诱惑,开始跟王布犁那里证明自己。

虽然陛下停了科举考试,改为察举制。

许多士子当官的权力落在了他这个丞相胡惟庸的手中,但胡惟庸也并没有太过分。

除了淮西集团之外的学子,全都被他压制,在这方面是一视同仁的。

国子监的这些学子,便不可避免的走了王布犁给他们设置的道路。

国子监的地盘,胡惟庸是没法把人给插进来的。

皇帝自己亲自设置校长,其余夫子大多都是浙东集团的读书人,在这方面他们是有着极大的优势的。

大明朝廷后续官员的储备问题,朱元璋极为有先见之明,根本不给胡惟庸大规模插手的机会。

除非是那些学子主动攀附胡惟庸,想要更快的当官。

朱元璋今日站在高台上,非常慈祥的让那些学子都坐在马扎上。

嘴里说着对他们一路北上辛苦了,趁着这个时间好好歇歇脚。

今后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之类的,惹得诸多学子纷纷感慨皇帝是好人啊。

毕竟天子他都主动心疼我了!

我辈读书人如何能够不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年轻的学子们就是容易冲动,也会分外感性,保持清醒的人也在少数。

紧接着朱元璋就开始了画饼,殷切的希望大家都能成才。

今后在朝堂当中,才会有更多施展心中抱负的空间。

“朕希望你们在北方都能历练出来,不要害怕朕没有位置安排你们这些人。”

朱元璋此时也颇为激动:“大明的版图绝不会只有这么大一点,定要超越前朝。”

“好。”

胡惟庸等人都带头喝彩,台下的学子们也颇为激动。

倒是让王布犁觉得老朱是在吹牛逼。

不吹不黑,蒙古人建立的版图可真是一丁点都不小啊。

更不用说除了中原之地,还有四个汗国那么大的地界。

他们三次西征横扫中亚大陆、东欧以及阿拉伯半岛,覆灭诸多强大的国家。

太子朱标瞧着王布犁站在皇帝身后,稍微有些撇嘴,随即低声道:

“妹夫,你为什么不鼓掌喝彩?”

王布犁压低声音道:“蒙古人打下的版图挺大的,父皇也不像是个好战之人,如何能打下比前朝更大的版图来?”

朱标对于王布犁的逻辑感到奇怪。

父皇他还是个不好战的人,那你可真是想错了。

每次作战之前,他都要亲自归拢情报,制定战略,把握细节。

不好战,他能把军事全都攥在这里手里?

直接放权让手底下的大将们去研究,才是正常操作啊!

“你误会父皇了。”

朱标小声的反驳了一嘴。

王布犁也懒得跟他争辩,是伱懂历史,还是我懂历史?

老朱他自从对攻打蒙古人失败之后,就已经由激进派转为保守派了。

对于疆土的扩展,已经失去了许多进取心。

他目前的主要精力全都是放在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并且整出来一套政治经验来给后世子孙铺路。

其实作为皇帝理应最后演讲鼓舞之类的,但老朱与众不同。

咱堂堂皇帝,如何能排在臣子后面。

要讲就第一个讲,万一有人把朕的词给说了那可怎么办?

紧接着就是太子上前鼓舞。

其实也是在向众人表明,你们这帮人将来也是我的臣子,我当了皇帝也会提拔你们的。

所以你们这帮人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干!

现任天子以及未来的天子,两代皇帝接连给你画大饼。

这帮一直在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