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106老朱不知道的大明地下产业链(求(1 / 4)

加入书签

在明初一帮名将的光环下,身处成长期的蓝玉渴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早日登上大明的名将名人堂。

现如今王布犁这个年轻人在破案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天赋,这说明自己没有看错人。

蓝玉对王布犁欣赏起来了。

他坐在茶摊上思考着,当个小吏能有什么前途?

要想升得快,就得当兵打仗立下军功。

就王布犁那身条,稍加训练,就是一员猛将。

万一将来马上封侯,那就是世系的勋贵。

虽然王布犁不是小老乡,可蓝玉相信自己的家族会在南京城内扎根生活,笼络一批本地人也是不错的手段。

若是自己手下能出几个能打的将军,一来是他脸上有光,二来咱也是为大明培养人才。

趁着王布犁这批好马还没有被旁人发掘,他想要带在自己身边培养一二。

蓝玉很清楚自己将来会封侯,若是能覆灭北元,封公也不为过,死后也能像他姐夫那样封个王的称号。

人生这一辈子就算是圆满了。

前人已经把流程都走了一遭,后人只需要照做就行。

蓝玉是见猎心喜,思考着怎么把王布犁那小子忽悠到他的帐下,而不是在李文忠帐下效力。

他们之间也算是竞争关系。

那应该是王布犁他爹王神医救治过曹国公的家里人,才会搭上的关系。

蓝玉并不认为王布犁自己就能够上曹国公的关系。

想通了这个。

蓝玉喝着茶,思绪又飘回到大漠。

他思考着下一次征战,如何避免

朱元璋并没有很快见到吴卫的折子。

因为所有折子都是得经过丞相胡惟庸筛选一次。

再挑选一小部分递到朱元璋的御案前。

这也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王朝发展,相权制衡皇权的一种办法。

朱元璋对这件事很不满意,特别是出现空印案之后,越发的催促自己要早点废除丞相这个职位。

他这个开国皇帝尚且要受此憋屈之气,若是后世子孙不争气,还不得被权臣给玩死?

江宁县知县吴卫作为胡惟庸的马仔,自是要受到照拂。

胡惟庸仔细阅读了吴卫的折子,认为他提的这两个法子可行。

是有个有点能力之人,必须要往上拔一拔,他立即差人给皇帝送过去。

况且如此创新的法子,吴卫能够立即想出来补充漏洞,一看就是平日辛苦工作。

有了胡惟庸的速通,朱元璋在当天就瞧见这道折子。

江宁县知县吴卫,这个名字很熟悉。

不就是王布犁那小子的顶头上司吗?

朱元璋看完之后,摸着胡须哼笑一声。

吴卫不愧是读书人,脸皮是一点都不要。

了解王布犁的本事后,朱元璋都用不着检校的报告。

他如何猜不出这个主意是他出的。

到了吴卫这个折子里却是他自己个想出来的。

为了升官,不择手段,吴卫他真不要脸呐。

又蠢又自大,对于读书人这种印象的标签,朱元璋是不会轻易撕去的。

“批了。”

朱元璋拿起红笔,叫人传给户部,继续做的别的事。

他迂回整了这么一个大圈子,全都是王布犁所言要破获假钞案带来的主意。

果然王布犁对朕还是有所隐瞒,并不是什么话都拿出来说的。

朱标瞥了一眼吴卫的上书,也是笑了一声:

“爹,那小子的想法倒是挺多啊。”

父子俩在周遭有伺候的太监的时候,并不会提及王布犁的名字,免得被有心人给打听去。

现在这个大明最重要的秘密,由他们一家三口亲自守护。

“嗯,若是此事办成,就暂且去掉他的脚镣吧。”

在别人面前朱元璋并不想多谈,即使是伺候他的那些宦官,他也是吸取前朝教训,不让他们弄权。

特别的唐末,宦官都能进行废立皇帝,说宰了天子就宰了,这种情况是老朱不敢想的。

总之他不相信臣子,也不相信宦官,只信自己,谁也别想骗他。

很快就有宦官小跑着把折子送去户部。

这件事从上到下,被很快的贯彻下去。

待到吴卫接到回信之后,整个人都显得极为亢奋。

若非两副铁镣铐过于沉重,他真的跳起来表达一二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

“王布犁当真是我的救星啊!”

吴卫暗中下定决心,只要自己能够高升,将来必须要拉这个小老弟一把。

当个吏员能有什么前途?

必须得当官!

吴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