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9章 招待(1 / 2)

加入书签

她想要的就是和林珊珊她们老家的一样的办厂方式。

如果乡里同意了,就由村里出面办厂。

这厂子一旦要是办起来了,肯定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支持,那么她就参与进来了。

她最开始想的是,这村里产出来的布料就先紧着村里的乡亲们使用,如果有结余的话,她就可以利用黑市这个渠道,把这些布匹换成钱。

这样子需要布的人能够搞到布,需要钱的人能够拿到钱。

而且,这并不会对市场造成任何的冲击。

一旦这买卖要是做成了,她就能够有一笔相对稳定的收入了。

收入有了,就不愁还钱的事情了。

眼下,她和江勋的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也还不到一百元,除去平日里的吃喝花销,一个月还可以有五十多的剩余。

单单考虑还钱的话,最多有个两三年就能够还完钱了。

两三年后,时间就到了七十年代最末八十年代的初期了。

那个时候国家的经济会发生转型,慢慢由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在那个时候如果这布厂依旧能够运转的话,那可就赚了大钱了。

八十年代遍地是黄金,是个创业的好时代。

叶黎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试探着这么干。

上一辈子的时候,她也曾经了解过很多大的企业的前身也都是从村子的一个小厂发展起来的。

至于是如何发展的,她不晓得,但是这一次是林珊珊给她提供了信息和思路,她就决定来试试看。

叶黎的这个想法让大家都沉默了,要想开办织布厂,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够完成的。

中间要涉及的内容太多了,原料、资金、技术、等等。

大家伙愣了半天,关根生开口了:“姐,这件事咱们做不了主,得让村支书和村主任以及村委里的领导才能共同决定。”

叶黎望着他:“那就麻烦你帮我引荐吧。”

“引……引荐?”

“嗯,就是让我去见见村里的领导。”叶黎说道。

关根生挠了挠头皮:“姐,这事儿一定要干的吗?”

听起来挺好,实际上干起来的话,感觉难度还挺大的。

也不知道这村里的领导让不让干呢,别白忙活一场,最后什么都落不到。

“当然,一定。”叶黎很坚定地说道。

“那……那我试试看?”

关福安给自己点了一根旱烟抽了两口,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立刻就对关根生说道:“试试看!必须试试看!要不然,你就把你姐她们带到村支部里去说。要不然,就请他们到咱们家里来。”

“我先去跑一趟看看领导们的意思吧。”

“成,那你快去。”关宁全催促了儿子一句,并且还不忘嘱咐,“回来的时候去村里信用社打上一斤酒,买上一点花生米,今儿中午咱们和你姐夫喝点。”

“知道了。”

关根生一去就是半天,家里的饭菜都准备好了,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

“不用等他,咱们先上桌。”关福安说道。

一张小小的长方形的矮木桌,四个腿的小板凳摆了一圈。

桌上的饭菜摆的很丰盛。

这个丰盛是对比农村的其他人家的伙食来说的。

桌上有凉拌黄瓜、凉拌马齿苋、尖椒炒鸡蛋、炒豆角、炖了一只鸡、还有一筐金黄的窝窝头。

“来坐坐坐。”关宁全招呼着江勋,“别客气,到了这儿就是到了自己家。这些年家里头过得不容易,多亏了你爹的朋友们一直接济着,这段时间的好日子那都是多亏了黎黎。”

江勋反应了一阵子,才明白关宁全口中的爹是指的自己的岳父,也就是叶黎的亲生父亲。

“三叔,黎黎一直都惦念着你们。她说都是她的至亲之人,她如果有能力希望让大家过的都好。”江勋坐下的时候,趁机也替媳妇说了两句好话。

他看得出来,叶黎对这份亲情很是珍视。

他更加能够看出来,他的媳妇想要干一番大事业,这事业的根基和起点应该就在这农村。

“黎黎是个好闺女啊,要是我二哥看到了,这得多高兴啊。”关宁全感慨道。

“是啊,也不知道咱家老二人到底是活着还是没活着。这要是活着的话,人在哪儿呢?”关福安说着说着,眼圈就要红了,“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说这人咋说个没影儿就没影儿了呢?”

“大伯,别难过了。”叶黎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我一直觉得我爸还活着,兴许是有什么样子的隐情让我爸不能面对我们。总有那么一天,我觉得我爸会站在我们面前的。”

“是啊大哥,今儿黎黎和小江都回来了,咱们就别说这不开心的事儿了,让孩子们也跟着难过。”关宁全劝着自己的大哥。

“对对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