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万寿节封赏(2 / 2)

加入书签

,正好名正言顺改居正殿,算是全了后宫那点攀比的小心思。

棠梨宫三人的晋升,半为除夕之事,半为晴翠的面子。虽然宋静怡受伤的事至今还瞒着晴翠,但她打探后宫消息越来越顺手,指不定哪天就知道了。这是凌清辉纵容的结果,甚至就是他自己手把手教着晴翠如何挖出别人想故意隐瞒的消息,如今徒弟本事越来越大,他这个师傅也只能且行且招架。

凌清辉直接点了吕碧云成为宋静怡的礼仪嬷嬷,又命司簿处尽快配齐御女位份所需人手,日常份例也增了二分,这样算来,宋静怡享受的待遇比其他御女略高一点,又未越过宝林。

宋静怡升为御女,要添一位少使,两个导引侍女,贴身宫女也要补两名,粗使仆妇太监增多,又要多一位太监内管事;杜若诗与沈令月成为采女,亦各需一位从使,宫女太监及粗使人员亦稍有增加。三人又要去给皇后及高位妃嫔请安,又要认新人,又要受其他交好宫嫔的贺喜,棠梨宫为此也小小地忙了一阵。

晴翠此番是否一起晋升,打破民女最高只封正五品的旧例,也是万寿节前宫里宫外争论猜测的一件事。圣旨既下,内外人等有的松了口气,有的略有失望,然而很快皇帝便发了第三道旨意:“敕:赐昭阳宫大金吾海初雪正六品阶。赐左金吾李杰、右金吾夏安从六品阶。去岁冬训合格留昭阳宫名录者,俱赐正七品阶。昭阳宫金吾卫,俱赏相应品级官服一套、官靴一双。钦此!”

在宫里做侍卫虽然前途好,但总归也要熬练几年,去年因晴翠嫌他们都是公子哥,不敢狠劲使用,凌清辉把他们分批拉到京郊骁骑营练了一个多月,并明说往后凡在御前及昭阳宫当差,每年冬春两训,每季度考核一次,不合格者移出名册。

因此冬训之后便有一次人事变动,不合格者固然清出,一些本就打算混日子的也重又托了关系调往别处,还有些想走武将仕途的子弟,既到不了御前当差,见昭阳宫名额空出,忙请托报名,通过骁骑营训练之后,入了昭阳宫当差。

从十月初二晴翠晋封开始算,到二月初二,正好四个月时间,为本朝侍卫授官阶时限最短一次。那些出清调任的不免默默懊悔。

留下的二百四十人无不欢呼雀跃,陈旭更是说着说着就哭了:“我混出头了,呜……”

夏安笑道:“小九别哭啊,大喜的日子呢!你哭得消瘦了,那新衣服穿不上了怎么办?”众人都笑起来。

齐恭和王云勾肩搭背,乐得一蹦三尺高:“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咱们如今大小也是个有品级的了。”

张毅右手握拳捶在左手:“他妈的,老子不靠老头子,一样能自己挣出个好前途来!”

崔瑾笑道:“好兄弟,待会儿去给娘子磕头,可别嘴里秃噜出粗俗的来,到时候娘子嫌你粗鲁,打发你烧锅炉去了!”众人又是大笑。

为着子侄授官,各家诰命又进宫谢恩。

对着清河郡夫人等人,晴翠态度更亲切一些:“我早说过,门风淳厚、子弟向上,必有后福。夫人看我此言可是在理?”

夏安的嫡母躬身笑着凑趣:“有菩萨指路,臣等岂有无福之理?”

张毅的母亲北海郡君闻氏也是满面春风,因儿子争气,她如今在家也好过了不少。前番腊八她也来请了安,只是和其他夫人一比,礼物颇为寒酸。闻夫人自觉闯了祸,惴惴不安回家,唯恐儿子因此受冷落责难,不想才人娘子一视同仁,并未苛责。

张毅年节期间一直值守昭阳宫,多挣的钱都拿回来给她。闻夫人捧着银子,看着已穿上七品侍卫服的儿子,咬咬牙,硬着头皮备办了贵重礼物,来昭阳宫请安谢恩。

晴翠笑着收下,闻夫人悄悄松了口气,继续小心地陪着说话。

晴翠与她闲聊一阵,又说:“郑嬷嬷,太后赏我那珊瑚,我记得还有些?莫忘了拿一串来给郡君戴。前日陛下赏的山参也分给郡君一份。”

郑嬷嬷也知道张毅母子日子艰难,度量着她送来的东西,回赏都挑着能撑场面又实用的给,免得叫她因应酬掏空底子。

看着张毅母亲向自己叩头道谢,晴翠微笑着扶一把:“郡君教子有方,我很是喜欢你,得空常来坐坐,陪我说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