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六章 镇不住场子!(1 / 2)

加入书签

真龙逝去,鲛人迁徙?

梁渠摸着下巴。

“为什么真龙逝去,鲛人会跟着离开?”

“无人庇护。”

“无人庇护?”

“鲛人泪非寻常泣泪,唯大悲大痛方能凝结,落地成珠,善解百毒,制饰品值千金,常有珠王之说。

所制龙绡,轻薄如羽,入水不濡,二件至宝,窥伺者不知凡几。

真龙在时尚且安好,真龙不再,蛟龙当道,差之远矣,其自顾不暇,谈何庇护?”

梁渠看着手上透明度极高的鲛人泪,大致能理解。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在不是玻璃的情况下,越像玻璃越值钱?

“鲛人本身实力很差?”

“不尽然。”

“哦?”

“吾问汝,尔等人类,皆为狩虎武者乎?”

“非也。”

梁渠脱口而出。

说完反应过来不对,麻蛋,自己快被老砗磲带偏了。

“然,鲛人皆可产泪与绡。”

“懂了。”

梁渠恍然。

鲛人里头不是没有高手,但架不住每个鲛人都价值非凡,完全没必要把目光聚焦在强者身上。

价值千金的鲛人泪需大悲大痛方能产生,什么是大悲大痛?

看几场苦情戏可称不上是大悲大痛。

商人们绝不会费劲吧啦养着鲛人,等个十几二十年,只为收集几颗鲛人泪,只可能是把鲛人当成消耗品。

底下族人天天被掳走当成消耗品,没有新鲜血液涌入,那便是釜底抽薪,鲛人整体实力自然越来越衰弱。

越弱,越没法阻止,可谓是恶性循环。

真龙在时,对整片江淮大泽有着绝对的统治力,妖庭繁荣昌盛,自然能庇护一方。

真龙不在……

虽说梁渠了解的不多,但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他觉得不是蛟龙不喜欢出来,而是它只能龟缩在龙宫里,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一如先前小河里的那条鲟鱼妖,六十米的身躯,窝在一个一里地大小的池塘里,能舒服得了?

究其原因是有龙骨在,想要安稳成长,鲟鱼只能龟缩起来慢慢吸收发育。

蛟龙估计是個差不离的情况,只是没鲟鱼妖那么严重。

不知道龙宫里真龙究竟留下多少遗产,能让它蛰伏如此之久,寸步不离?

太远了太远了。

梁渠打散念头,不管龙宫里残留多少宝贝,都和现在他没关系。

倒是鲛人部落的能想一想。

“老贝你还记不记得当时的鲛人生活在哪?”

老砗磲苦思片刻。

“记得。”

梁渠眼神大亮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东西还是有点用的!

“快说说在哪?”

“江淮泽野昔日鲛人部落繁多,吾不全知,然附近便有一处,按汝等说法,是为血石县。”

血石县?

梁渠眉头一皱。

附近有叫这个的县?

淮阴府治下地方已经非常大,但它下面那么多县,没听说过有一个叫血石县的地方。

莫非是别的府?

以老砗磲的脚程,那也不能叫附近吧。

梁渠把血石县的名字记在心中,决定下午去杨府撸狗的时候问问师父。

他老人家从小在江淮一带长大,知道的应当多些。

“成,多谢了。”梁渠拍拍砗磲外壳,“不过老贝,你来那么久了,什么时候改改说话的方式,太书面化了,咱们平时都习惯说白话,得要跟上时代发展啊。”

老砗磲吐出一连串泡泡。

“吾尽力。”

中午。

老和尚研究那卷经文废寝忘食,喊他吃饭都没回应。

梁渠挠挠头。

那卷轴有臂粗,纸张韧且薄,估摸着完全展开能有个十几米,上头字还小,内容量极大,看久了眼睛酸涩。

老和尚竟能如此投入。

“莫非是什么失传的经文?”

梁渠不好那口,经文再如何高深,不是武学,功法对他来讲都无意义,他更在乎那个冥木根制作的佛雕。

佛雕是一盘坐大佛,底下有一莲花座。

不知道能不能把那莲花座给锯下来,再加工成小块,给大家伙分一分。

能帮助开悟的好东西啊,小孩佩戴还能更加聪明,当传家宝都不错。

“张大娘先放着吧,等大师出来你帮着再热一热。”

梁渠放下碗筷,留下一句吩咐骑上赤山,赶去平阳县。

五月末的正午,空气泛着闷热气。

花园里,黑齿躺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