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 / 3)

加入书签

“大个子,你什么时候来的临安?”玉楠跑上前,又哭又笑的锤着孟远山的肩膀。

“刚来。”孟远山闷闷说着,扫了一眼坐在一旁的乐辰,乐辰只是含笑看着二人,眼中却无笑意。

看到孟远山扫向乐辰的目光,玉楠放开了手,坐到桌子的另一侧。

“你怎么会来临安?呆几天?”玉楠坐定,含笑看着远山,有太多的问题要问。

“远山在军中过完春节,正值轮休,要回燕京,特意绕道过来,看看我们,明天就走,正好和鸿运来一起回燕京。”乐辰替远山答道。

“明天就走?”玉楠有些吃惊,有几分失落。

“我这个身份多呆在这里有些微妙,见到你们已经很开心了,心愿已了”,孟远山深深地看了乐辰一眼,“对了,听说了你们的喜事,祝你们百年好合,我要给你们一份大大的礼金。”

玉楠笑颜如画地看了远山一眼,迅速垂下眼帘,甜甜说道,“谢谢。”

说着将葡萄酒倒入高脚杯中,嘟囔着,“去年,你匆匆离开,没有喝到,这是又为你留的,以为你喝不到了,没想到还能重逢。”

三人拿起酒杯,琥珀色的液体折射出花灯的流光溢彩,光影中,三人将酒一饮而尽。

玉楠一边笑着,一边喝着醇香浓郁的葡萄酒,“大个子,怎么走的这么匆忙,再等十多天,参加乐辰和我的婚礼可好?”

“时间有些长,我必须如期赶回去,不能参加了,真的挺遗憾,不过,不管有没有我的参加,你们都会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孟远山柔声说道,剑眉微扬,目光却沉静地看向乐辰。

乐辰没有说话,只是定定地回视着远山。

又一簇烟花绽放在天空中,远处的湖波荡漾,花灯闪烁,曾经的少年曾经的如意楼,多少次的相聚于此,在天水一色中挥洒着青春。此刻,花灯锦簇,夜色灿烂,终于弥补上了曾错过的那一次相聚,三人频频举杯,互相述说着襄阳别离后的种种,回忆着那些年少时光,仿佛如那个未能相聚的春日一般,但光阴已逝,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

玉楠已是微醺,深深地看了孟远山片刻,“今天能相聚,真的好开心,”说着别转视线,看着乐辰笑,“哥,我们一定会幸福的。干杯!”说着将杯中剩余的酒一饮而尽。

玉楠摇摇欲坠,远山与乐辰同时站起身,乐辰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扶住玉楠,坐在玉楠身边,让她头靠在自己肩膀上。孟远山重新坐回座位,缩回伸出的手。

“为什么要叫上玉楠?”孟远山眼含怒气。

“来都来了,为何不见?你怕什么?”乐辰看着孟远山。

“我有什么可怕的?如果不是不知道包叔他们葬在哪里,连你我都不会见。”远山有几分愤怒。

“就那么恩断义绝?曾经的朋友,曾经携手并肩的作战,现在居然连面都不见一面吗?”

孟远山语结,沉默片刻后说道,“乐辰,你想要证明什么?你在度谁的心?猜谁的意?这样的结果你满意了吗?”孟远山问道,言语中有一丝惆怅。

说罢,孟远山起身走向门口,走在门口时站定,“明天一早我就离开,带包叔他们回燕京,就不和你们告别了。你曾说过,玉楠的幸福快乐,由你来守护,希望你记住这句话,不要辜负玉楠。”

乐辰呆坐着,窗外是恍若梦境的灯火,身边是依偎着的玉楠,已经酒醉沉睡,全然不知两人的对话。看着玉楠,乐辰苦笑,“我在度谁的心?这样的结果我满意了吗?玉楠,我想要和你一起的幸福快乐,不是你因为感恩而来的,你心里还是当我是哥,还是没有放下他。”

门口,小红怯怯地走进来,屋外停着一辆马车,乐辰笑了,“小红,我记得春日里的如意楼,你也是这样怯怯地走进来,告诉我们玉楠不能赴约。是不是每一次我一回头的时候,你都能站在那里。”

小红点点头,“我会站在乐少爷需要的地方。”

天亮了,已近中午,玉楠宿酒醒来,只觉得头疼欲裂,恍惚记起昨日的如意楼,与远山的相聚,还有远山即将的远离,“这样,也好,反正日子要这样过下去的,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

玉楠苦笑,收拾心神,起床梳洗,窗外,姑姑正匆匆赶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信是乐辰写给玉楠的:

玉楠,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离开,带着小红,放你我一个自由。两边的老人那里你不用担心,我自会有交代。

自小与你一起长大,记得咱们所有的点点滴滴,记得你所有的开心与伤心,顽劣与善解人意。小时候一直执拗地要当你的哥哥,保护你,但不知何时开始,你在我心中已不再是妹妹,依然想保护你,但却不是以哥哥的身份。即使你还一如既往地当我是哥哥,但我有信心去争取,我唯独不需要的是你因为感恩因为负疚而和我在一起。

襄阳之战,感谢有你,因为有你的执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