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这信,是送不出去了(1 / 2)

加入书签

在城门已经被匈奴封锁的情况下,他们确实没有办法带着虚弱的吉大夫顺利回到白云寨,所以,苏涂果断决定在吉家医馆内躲一躲,后续再做其他打算。

他们的身影一进门,林掌柜就迅速关上门,将吉大夫安排在一个小院子里面,然后再安排大夫看诊,看林掌柜做的这么周到,苏涂终于放下心来,安心坐在旁边闭目养神。

眼看着本人都在跟前了,那几封信却还是在自己手里,林掌柜也有点着急,但看着苏涂很累的样子,他又不敢打扰,只得关了门,吩咐丫鬟如果看见苏涂醒了,第一时间告知他。

袁辙接到吉安县□□信息的同时,也收到了苏涂暂居医馆内的消息,只是他翻了翻,还是没有看到想要的回信,不免有些失望。

但到底,现在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他也只是略略伤春悲秋了一小会儿,就投入了工作当中。

“所有人就地休息,等待指令!”

袁辙停了下来,从马车座椅下面拿出纸笔,将思路一点一点捋清。

目前已经不能往吉安县继续前进,吉安县发生□□,肯定很快就有许多百姓将会往府城方向逃亡,而如此多的百姓涌入,作为一方官员,必须提早作出安排。

二则,匈奴既然已经发生□□,那么肯定怀有某种依仗,武胜关很可能溃败,届时,他们必须迅速组织兵力筑起第二道防线,并及时向朝廷求援。

第三,为避免意外,需要提前疏散百姓。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十分紧迫之事,袁辙奋笔疾书,一张张纸从马车当中递出,很快就有一小队一小队人离开,而最后,袁辙走出车厢,看着剩余的几百兵士。

“所有人听我号令,转身快跑,在一个时辰之内回到大坡县城,并在城南处设置难民所,开仓放粮!”

王老头一家赶着一辆牛车,艰难的来到行走在逃亡的路途中,很快,他就能达到第一个县城,大坡县。

本来以为,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没有办法能够进到县城,但好在,他将家中所有粮食都带上了,哪怕不进城,也能够勉强支撑一段时间,但是要多走上几十里的山路,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府城。

但到县城外十里处,他就惊呆了,从这里开始,就有一个大大的告示,持有正规户籍文书的大启朝子民,便能在经过简单的排查后顺利进城,在城门口,守城的士兵会重新发放一份路引,持有这个路引,便能够顺利的通过下一个城池,一路顺利到达府城。

在此期间,每一个县城都会设立一处难民所,以供他们歇息所用,难民所会有军士把守,禁止进行任何抢劫,杀人等违法行动,如有发现,不问缘由,斩立决。

看着道路两旁威风凛凛的军士,王老头感受到了希望。

实际上,他们逃难,最怕的就是路上被人抢劫,他们随身带着的,就已经是他们全部家当了,如果被人抢去了,那就是要他们的命。

只是他有点犹豫,当初为了省一个人的人头税,三岁的小孙子并没有上户籍,这要是在城门被拦了下来,就真要露宿荒郊野外了。

好在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守城的士兵不仅好心的放他们进去,还在他们的路引上将小孙子的名字加上去了,他们顺利来到难民所。

来到难民所他们才知道,这里不仅仅有军士把守,每天还有一顿稀粥,虽然这粥清的能数的清米粒儿,但是在逃难路上,有这样的粥,就能让人活下来。

不仅如此,这里还能看病,大夫不收诊费,只收药费,在去下一个城池的路上,也随时能看到兵士巡逻,根本不怕被抢了家当,这让王老头不禁感慨,这是遇上好官了。

只有全叔扒拉着算盘问袁辙,“少爷,咱们这样值得吗?”

烛火跳跃中,袁辙将自己埋在公文里头也不抬。

“且不说我父亲是靖安侯,我们全家享受食邑,均是来自百姓的供养,又不说我是朝廷命官,守护百姓本就是我的职责,单单就是云记的利润,也来自于百姓,如今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罢了,只要时局安稳了,这些钱就花的值。”

全叔叹了一口气,又继续扒拉着算盘。

时局安稳?

只怕短时间内是看不到了。

林掌柜等了许久,等到的消息不是苏涂醒了,而是苏涂已经离开了,离开之前托丫鬟拜托他将吉大夫照顾好,她会在五天后过来接人。

林掌柜无奈的看着一直放在手边上的信,这信怎么就一直送不出去呢?

而被他一直念叨的苏涂根本就没有出县城。

休息好之后,她和瘦猴一起在县城内到处转悠,从拿着胡刀的人来看,县城之内,从城门到城内巡逻的,可能有接近三百多匈奴人。

另外还有一部分,那就属于是没有骨头的畜生了。

苏涂暗暗将这些数据全部记在心里,此时天色已晚,她们悄然躲过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