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百四十四章 西戎烽火重燃(2 / 2)

加入书签

急调动,雷铜全身披挂,持一杆铁枪飞马来到东面城墙下,此时城门还开着,外面大量的民夫、百姓正仓惶奔逃进来。

“骑马的,跟我来!”

他回头喊道,三百名亲兵中,有七十名骑兵当即跟随雷铜冲出关隘,沿途还有不少百姓正惊慌朝这边跑来,距离数十丈外,几个西戎人的游骑勒马停下,远远的看着出关的燕将和七十名骑兵。

他们朝这边吹了一声口哨,随后发出哈哈大笑,转过马头奔行逃开。

“别追,先护送此间百姓回关隘!”

传来的消息里,翻山越岭过来的西戎人有六七千之多,几乎都是骑兵,但让他想不通的是,这些从草原深处过来西戎人是如何跟燕山盗匪搭上关系找到捷径。

他带着七十骑护送聚集过来的一百多名百姓、民夫退入关内,城门周围,全是一片哭声,寻找亲人的呼喊。

西戎人陡然从背后杀来,许多人来不及撤走被杀,或被俘虏,原本在关外伐树的民夫也有许多没回来。

“这些燕山盗……”雷铜这是第一次被气得叫骂出来,幽燕山之险峻,非寻常人能走,山中更多毒虫。但为了防万一,他都有在关隘两处的幽燕山附近安排了巡逻队。

眼下,两边受敌了,不久,雷铜发下命令,征用了关隘中部分百姓房屋,尤其紧挨城墙的房舍,用作守城的滚木、礌石屯起来。

也有不少热血的关隘百姓参与其中,甚至还有富户拿出家中粮秣,交给雷铜麾下兵将,充作军粮。

九月十一,西戎人的军队在休整两日,终于发起了攻城,不知为何,这些善于骑马的西戎人在挂上云梯后,登城厮杀也异常娴熟,雷铜在西城墙领着六千延塘关官兵在城头上与他们厮杀。东城墙那边也陷入攻城的旋涡。

九月十二,延塘关外的西戎骑兵逐渐扫荡周围,从云瑱过来的一支运粮队伍正在调头返回就被追上来的骑兵袭击,粮队中的人无一生还。

九月十三,城西城东两支西戎兵马再次展开攻城,雷铜打退一拨登城的西戎兵,转身骑马赶往城东,疲于奔命、

这天下午,城墙岌岌可危,城西的西戎大军进攻异常激烈,好几次差点让对方在城墙上站稳脚跟。

求援的消息都难以送出关隘。

延塘关被前后夹击的消息其实已经传开,首先接到消息的是隆阳郡,李典叫人打开城门,他带上本部三千,外加郡兵七千赶往增援。

十四这天,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冲入燕京。

郑和领缉事厂一百人、绣衣司五十人,生奴兵两千出京赶往延塘关,他曾跟随明成祖靖难,在战场上立过功勋的,战场他比李白要懂许多。

而在云瑱郡,听到消息的云瑱侯吴会之也披挂上阵,向汤怀元要两千人就往延塘关增援。

听到消息的房家,此时正处于巨大的悲恸之中,家中挂上了白幡、白灯笼,贴上了大大的奠字。

运粮的队伍被西戎人袭击,无一生还,房文烨在九月十三这天接到消息,直接昏厥倒地不起。

到的十四,他才渐渐醒转过来,念叨着大儿子房进游,还有孙子房陵的名字,听着妻子哽咽的声音,说起延塘关外的惨状,自家儿子活了这么大岁数,能为国而死,也是死得其所。

“老爷……你吃点吧……”老妻端来稀粥,坐在床边喂他。

老人脸色发青,虚弱的抬手将将喂来的勺子推开,“我儿进游、孙儿房陵,增援前线将士而亡,他父子俩,不亏!”

他眼睛微微动了动,看向窗棂前的书桌,挣扎着起来。

“替我磨墨……”

老妻擦着眼泪点点头,叫来丫鬟搀扶丈夫,她起身走到书桌,为老人准备笔墨纸砚。

烛台移过来,压着纸张一角。

挤进窗棂缝隙的夜风吹着老人雪白的长须,房文烨颤颤巍巍的拿起毛笔,定了定神,笔尖落下的一刻,笔力坚定,缓缓书写开来。

“予大燕夏王、孙婿苏辰书:

闻大王破中原四十万,克魏都于半日,为汾州百姓了却仇怨,吾开怀畅饮一壶为大王庆。寥寥数日,吾所想许多,这一生所求,求功名利禄,求开疆扩土,求名留青史,以为正气浩然,实则蹉跎半生,为城中腐儒……”

老妻掌灯,看着老人目光涣散,却动笔如神,她眼泪止不住落了下来。

……

老人写下这封信后,便倒下了,他让三子房进学将这封信用最快的方法送出去,到达中原鹿阳,送到苏辰手中已是十天之后。

别怪春风更新慢,这几章确实有点难写,毕竟到卷尾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