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2 / 3)

加入书签

。”

偏殿中安静了片刻,秦九泽终于开口道,“鞑子从威县出来,必是分兵数路,贼首发令也要个明白地方,只要咱们尽快移营,不让鞑子打探明白营地所在,他就没法传令围攻。”

庞雨又转向满答儿,满答儿脸色发红,好半晌才道,“小人先谢过将军,杀鞑子从未杀这般痛快,小人帮尖哨的袍泽兄弟报了仇。只是鞑子来得快,巨鹿时候一晚就来了上万,卢都堂才被围住,要移营得上半夜就移营,伏路军一定要远,少说二十里外。”

庞雨微笑着点点头,沉吟半晌之后转头对庞丁道,“二位都很有见地,你先带二位去审讯俘虏,尽快问清楚军情。”

庞丁立刻应了,叫过偏殿门前的亲兵,让他们领了两个宣大尖哨去审问俘虏,满答儿出门时又跪下磕头。

等到庞丁回过头来时,庞雨已经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指点,庞丁过来看了看后在一旁候命。

庞雨看了片刻道,“卢都堂阵亡,宣大溃败,你觉得这个时候兵部最缺的是什么?”

庞丁毫不犹豫道,“缺捷报,只是这战功还需府县两级核查,我觉得还是不能在这地方呆等着,毕竟到处都是建奴,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围过来。”

“咱们给兵部解围,兵部自然会给咱们解围,军功核查不必着急,按隶属来说,三十里铺该茌平县衙核查,但茌平已经被围了,咱们只能去东阿,先给东阿知县发公文,要他点验首级,并上报东昌府。”

庞丁迟疑道,“三十里铺是茌平地方,东阿县衙必定是不愿来的的,省得多了麻烦,眼下兵荒马乱的,东昌府也必定不会出城来验人头。”

“那便是东昌府的事,核查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咱们先给兵部发塘报,不要提部咨的事情,只说安庆营两千步骑自发勤王,十九日行至茌平三十里铺遇建奴,战绩有多少?”

“陈如烈方才派人来,说粗略估算斩杀鞑子二百余,至少有牛录章京两人,俘获便是二十上下。”庞丁声音有点激动,“宁远大捷才二百多首级,少爷有这等军功在手,便不怕朝廷事后追究了。”

庞雨摆摆手,在财神像前走了两步,“宣大溃败,北方边防不稳,皇上心中定然是不安的,若是此时有人上报斩首数百的大捷,你觉得兵部和内阁会如何应对?”

“跟卢都堂一般,调这支兵马去宣大驻防,好让皇上安睡。”

庞雨点点头,“很有可能如此,所以这战功得在合适的度上,既能解兵部的急,又不必把少爷我发配到宣大去。让书手这么写,初阵斩杀建奴七十余,营伍自损两百余,正寻机再战。我记得上次暗哨司发来的消息说,杨嗣昌喜欢抄前,而不喜尾追,就说安庆营准备抄前到高唐州。”

“少爷,刚才宣大两位两个尖哨都说要先避开建奴……”

“说的归说的,照我说的发塘报。”庞雨沉吟片刻,“做的归做的,传令给陈如烈,追击建奴至二十里铺停止,晚间后撤至教场铺设置前哨,中军将按原定计划后撤至铜城驿。”

……

“去告诉沈大夫,中军发下令信,天黑前要到铜城驿扎营,请她早些带伤员后撤,再晚就来不及了。”

何庄北头的土地庙院落中,内外都挤满了车架,到处都是痛苦的嚎叫声,院落里不时跑出身穿白褂的医官,手中端着满盆的血色绷带。

吴达财拄着拐走过拥挤的车架,对着军医院的管事吩咐。

管事跟在吴达财身边道,“沈大夫说至少还要一刻钟……”

“庞大人的军令,哪由得她讨价还价,她以为啥叫军令,庞大人要顾忌的远不止几个伤员,告诉她军医院马上准备后撤!”

管事擦擦额头的汗水,“沈大夫说,还有五个重伤的能救,若是此时上路颠簸,怕是活不到天黑,不然便是落下残疾,她说请副总文书官跟庞大人分说明白,再多一刻钟,多救五个袍泽兄弟。”

吴达财猛地一挥手,脸色通红色正要喝骂,突然北方传来一声变令炮声,他闭起眼睛停顿了片刻,“庞大人说袍泽如兄弟,便为救这几个兄弟,老子不要这脸面去求庞大人,告诉她快些。”

他拄着拐往坐骑走去,走出何庄外时竟然发现有一个人影在军医院外边烧火,他立刻转头看着那主事,“谁在烧火,这里虽不是扎营处,那也是临时驻地,乱起烟火烧了营寨谁能担待!”

“是徐州跟来的船埠头,带了二十个车架,都去三十里铺运伤员了,他闲着无事在给那位谭堡长祭奠。”

吴达财惊讶的看看主事道,“谭二林死了?”

“远哨队的人说,谭堡长送粮到八里庄,撤退的时候没找到人,留了一个远哨去找,两人都没有回来,必定失陷在里面了,那些鞑子杀人无数,落在他们手中,必是没活路了。”

吴达财沉默了一会叹口气,“谭二林好歹也曾是本官袍泽,虽是人品不堪,多少也有些可取之处,死了勉强有点可惜,你一会去寻些纸钱来,帮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