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三章 张扬(2 / 3)

加入书签

回报信,潘可大只带了这近百人的精锐,行动十分便捷,在天黑之前已经赶了小半路程。

他的这支小军队虽然已经是抽选的精锐,但其实也就是些勇武敢战的家丁,从整体上从未有过严格训练,更没有在夜间遂行军事行动的能力。

天黑之后行军速度大降,因为今夜没有星月光,连骑兵都只能下马打着火把步行,整个行军队列越拉越长,还有大约十多人掉队,逼得潘可大停留了几次。

火把在夜间太过显眼,只能照亮周围很小范围,但别人却能在很远的地方留意到。

离云际寺越近,被贼人发现的可能便越大,贼人跑了倒不要紧,卷跑了银子就不妙了。

此时终于即将到达云际寺。

按这个谍探说的,脏银全都在庙中,多达数万两,只要一想起那种场景,潘可大心中便有些焦急。

“走快些。”

只要通过了挂车河集镇,他便截断了通往桐城的官道,贼人便无处可逃。

潘可大不停催促,顾不得掉队的人,不再停下收拢队伍,一路紧赶慢赶,池州兵终于抵达云际寺山下时,潘可大身边只剩下不到五十人,且黑暗中走乱了编制,若是真的遇到强敌,也是不堪一击。

潘可大知道云际寺只有一条山道,跟着谍探寻到那路口后,才稍感放心。

先锋的家丁们络绎上了山道,潘可大突然拉过谍探问道,“你说山下通夜都有放哨的,人到哪里去了。”

那谍探惊慌的道,“小人不知,但往日都有的,汪国华有时还要查,确实通夜不断。”

潘可大怀疑的看着眼前的谍探,自己远道而来,此时人困马乏,如果是贼人的圈套,自己岂非偷鸡不成蚀把米。

正在犹豫之时,前面的家丁大声道,“大人,这里有些东西。”

潘可大带着众兵赶到山路上,把火把凑近了一看,山道的台阶有不少的血迹,但更吸引他们的,是路上零散的银块。

一众丘八纷纷在地上捡拾,跟着发现在草丛都还有,队伍顿时散开。

明末时的家丁是军队中的精锐,但其实也就是有全饷的士兵,只是因为腐朽的体制造成将官无力供养足额士兵,所以才集中资源供养少数忠心勇武之士。

在全饷最高的关宁军,家丁领的折色是二两银子。

池州兵在安全的南直隶,他们一月不过一两银子,此时满地的银锭,随便一块便是数月的收入,哪里还忍得住。

士兵们顿时异常兴奋,行军的疲劳都完全忘了,在山道周围疯狂搜寻,遇到大的银锭便争抢起来。

潘可大一个不小心,池州兵便军纪涣散,后面陆续赶到的士兵也投入争夺,已有几处发生打斗,山道上一片喧哗。

潘可大大声弹压,派出心腹的家丁一通乱打,好不容易把那几处打斗平息下去。

潘可大生怕节外生枝,不敢让队伍停留在山道上,带着家丁直扑山顶。

路上又发现了一些银子,随后出现了几具尸体,池州兵开始紧张起来。

一路小心翼翼的上到云际寺的院门,门前的平台处又是几具尸体。

士兵都有些迟疑,潘可大眼见云际寺的庙门已在面前,里面便是那数万两的银子,拔出自己的腰刀大喝一声,“杀光此处乱民,杀一人赏十两银子!先入大殿者另赏二十两!”

家丁们有了悬赏的刺激,立即争先恐后的涌入大殿。

潘可大随在大队之后,众人预计中的血战没有出现,大殿的地板上摆满尸体,很多却只剩下一截颈项,人头不知去向,尸体间有些散落的银锭。

众兵虽然心惊,但毕竟人多势众,小心翼翼的散开,在庙中分散搜寻,等潘可大进到偏殿,发现了成堆的银箱。

“大人,箱子都是空的。”

潘可大心中怒火中烧,一把手揪住那谍探,“你说有数万两银子在此,银子呢?”

谍探吓得结结巴巴道,“小人怎知,分明午后还在,此处死了这许多人,定是他们自相残杀,胜者夺了银子跑了。”

潘可大呛一声抽出腰刀指着那谍探,“那往哪里跑了?

说不出来便取你性命!”

谍探吓得瘫在地上,他一时哪里说得出来。

这时家丁头子气喘吁吁的赶来道,“庙中各处看了,没有银子,倒是山下有些发现。”

“有何发现?”

“往桐城方向路上很干净,但往怀宁方向的官道上散落着银子,那些贼人定是往怀宁去了,数万两的银子他们走不快,咱们去还追得及。”

“他们定是得了消息,知道桐城不能再去,要从怀宁逃去外乡。”

潘可大狠狠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