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回家(2 / 5)

加入书签

跑出来了。”

陈凌注意到韩宁贵的神色,知道这是位真的把濒危动植物放在心上的人,便安慰道。

韩宁贵听后精神一振,连忙追问。

等听到陈凌讲述完整经过之后,他才高兴起来:“虽然不属于一个山脉,但都在一个县,又都是秦岭南面,那就应该是同一种云豹。”

“如果这里真的收获不大,明年我就叫上几个老友,去你们那儿的山里走一趟。”

他要出的书,内容还没完全整理好,今年肯定是不行了。

……

一路说着话,出了北山口,过了河后,小金和黑娃突然有了反应,在栈道前摇着尾巴叫起来。

“果然受河流影响比较大。”

韩宁贵看向陈凌,“这应该是闻到了咱们手里这只云豹的气味。”

陈凌点点头。

在镇上,那几个鹞子客告诉他们,草豹子是甜水寨的药农捡的,确实没说假话。

这个甜水寨不大,名声不小,出名的是这个寨子有一口山泉,清冽甘甜,冬天也不结冰,全年有水,且上百年了,没什么干涸的迹象。

由于能够直接饮用,是行商与鹞子客这种跑江湖的喜欢歇脚的地方。

走过栈道,到了甜水寨。

本想去找寨子里那个药农打听的。

没想到在这里又遇到了鹞子客。

是两个年岁不大的青年,牵着驮马停在寨子口,婆娘和娃娃围了一堆。

两个鹞子客,照样是每人扛着一根长长的放鹞杆,肩膀上各自站着一只鹞子。

“放鹞子,快放鹞子,快放……”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的喊着。

两个鹞子客在催促下也不慌不忙,先是把驮马拴到一旁的树上,而后才握着放鹞杆过来。

这放鹞杆大概两米多长,杆子的另一头是铲子。

两人分开站立,相隔十来步远,用铁铲子在地上铲一块土,用力甩进寨子外的树林中。

林中的鸟雀受了惊,便都哗啦啦的飞出来。

这时,只见两个鹞子客肩上站的鹞子一个振翅,凌空而起,交错着飞过人们头顶,瞄准一只鸟雀儿,嗖的一声如响箭般穿飞而去,肉眼只能看到两道影子在天上的鸟群中划过,随之而来就有两只鸟雀儿从空中击落,打着旋儿摔下来。

小娃娃们振奋的瞪大眼睛,然后跳着脚拍着小手叫起来:“再逮一只,再逮一只啊。”

竟是还觉得不过瘾。

而两只鹞子飞出一次后,就施施然的飞回放鹞杆上,鹰眼桀骜的四处望着,昂然而立,看上去神气极了。

两个鹞子客也微微一笑,把他们驮马上载的货物解下来,摆在跟前。

想看继续看表演,就得先过来看他们卖的东西。

是些衣帽靴子,以大衣为主,颇为好看。

能用粮食、皮子等物交换,也能用钱来买。

陈凌上次知道了鹞子客是干嘛的,还没见识过他们怎么做生意。

何况是这种奇怪的方式。

就率先走上前,瞧了一会,这些大衣的质量竟然真的不错。

多数是牦牛皮与狼皮制作而成。

便忍不住问:“你们是青藏过来的?”

“是。”

两个鹞子客一高一矮,都挺瘦的,诧异的看了他们几人一眼后,咧嘴笑着点头。

“你们也是商队?怎么光带着狗,没马呢?”

“不是商队,入冬了,来山里打打猎,玩几天。”

陈凌笑着蹲下,伸手摸了摸他们摆出来的大衣:“这狼皮大衣怎么卖?”

“一百五十块。”

“要是用狼皮跟你们换呢?”

“九张狼皮换一件大衣。”

“九张?你这大衣有九张狼皮么?”

“没,六张。”

这两个鹞子客倒比前两天在镇上见到的实诚些,摇摇头后,就在一件大衣上比划着,“这是一张,这是一张……一共六张。”

“一件大衣,男的穿六七张,女的穿,四五张,大狼小狼不一样。男大衣收你九张,是狼皮子难鞣呢。”

听着带有浓厚青藏味的口音,陈凌笑了,起身道:“我手上有六张狼皮,换你一件大衣,要补多少钱?”

“六十块钱。”

周围甜水寨的人,本来看到鹞子客摆出东西卖,就要散去的。

他们向来是带着娃看鹞子表演杂技行,花钱买东西还是算了。

不过这时看到陈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