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六十四章 雨过念雨时(2 / 3)

加入书签

竟陈朝身份特殊,不仅同样是皇族血脉,其威望也远超如今的太子殿下,若是继续让他在朝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只怕要不了多久,大梁朝便会不知道有太子殿下,而只知道有这位年轻武官了。

这样的事情,恐怕即便是太子殿下再大度,也不想看到事情的发生。

只不过同时也还是有很多人担心,若是这两位同样流着一样血脉的陈氏皇族明争暗斗,那么对大梁来说,绝非好事。

绝大多数朝臣们都明白现在大梁朝的处境,唯愿这两位真能同舟共济,不然遭殃的只能是大梁。

……

……

太史令在那一日散朝之后,回到史阁之中,从书架上取下史册,摊开放在案上。

史册上的记录,已经记载到了那日神都大战之前,之后的还没下笔。

太史令看着那上面的文字,沉默了很久。

作为史官,他这辈子从未在史册上有过半点犹豫,发生了什么,他便写什么,没有过半点其他想法,但如今,他却犹豫了。

他不是不知道怎么去写那日发生的事情,而是他几乎已经能猜到,那位登基十几年的皇帝陛下,恐怕便是在那日给大梁留下了最后的故事。

自己的史笔落下,就要将大梁皇帝的一生彻底画上句号。

史册上有那么多的帝王,全部都已经成了历史中的故事,其实多加一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从小便读遍史册的太史令,对于这些事情,本来应该是没有什么感触的,但不知道为何,却下不了笔。

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史令才缓缓下笔,开始将那日发生的事情写了下去。

写完之后,太史令看向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很久之后,他回过神来,缓缓起身,来到某处,取出一份许久之前便写好的册子。

这份册子记载的是天监元年的内容。

起始一句便很是直白。

「帝以藩王之身起兵反叛,历数载,终入神都。」

这是那年废帝大火之后的第二日,太史令在这里写下的内容。

那年的自己真的是以极为客观的角度写下的这些内容吗?

太史令看着自己笔下的这段文字,看了很久,终于拿起笔,将这段划去。

他拿出新的册子,想了想,动笔写道:「废帝无道,帝起兵伐之。历数年,澄清玉宇。」

写完这句话之后,太史令放下笔,长舒一口气,笑了笑,这大概是他作为史官唯一能给的温柔吧。

……

……

这些日子陈朝一直在那座竹楼里。

他做了两件事。

头一件事是教导那个便宜徒弟,第二件事便是修行去触摸那道门槛。

那日神都之战,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站到了门槛前,只是还没能走入其中,这些日子感觉一直很微妙,他隐约感觉到,自己距离破境,也已经不久了。

光是这两件事便让陈朝抽不出别的心思来,因此神都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他并没有关注。

谢南渡最近也很少出现在这里,书院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她作为院长的关门弟子,需要她出面。

主要是院长已经不在书院,魏序这位魏先生,也是再也不可能出现在书院。

书院急需一个主心骨。

其????????????????实周枸杞是最好的人选,即便他的身份有些复杂,但毕竟是一位儒教圣人,论起来境界和资格。再加上他也是院长的弟子,怎么都有资格主持书院了,但那一日离开城头之后,便没有人见过他,有人猜测他此刻正在什么地方养伤,却没有什么确凿证据。

这日清晨,竹楼却迎来了一个熟悉的客人。

那位内侍之首,李恒。

陈朝走在台阶迎接这位内侍之首,然后请他进楼里饮茶。

坐在窗边,恰好又开始下雨,竹楼里声响不断,叮叮咚咚,清脆悦耳。

脸色苍白的李恒感慨道:「你这里倒是神仙住所,怪不得现在舍不得出来。」

陈朝听出李恒话里有话,也只是微笑道:「如今正该是太子殿下施展抱负的时候,我要是走出来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恒微微蹙眉,「这些细微小节你不该在意,陛下将天下托付给你,这才是大事。」

陈朝苦笑道:「不急于一时吧?」

李恒说道:「周弦山将那最大的功劳让给你了,再加上陛下临走之前那些话,在这大梁朝,已经没人能轻易动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